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胰腺炎:不容忽视的消化系统急症
2024-02-05 14:30:16
作者:王兴军
作者单位:博爱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胰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潜在的生命威胁。下面我深入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促进早期发现与有效治疗。

一、急性胰腺炎的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导致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自我消化的炎症反应。这一过程伴随着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胆道疾病: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道感染等胆道系统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胆道疾病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从而引发胰腺炎。 高脂血症: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胰管内脂质沉积,增加胰管压力,促使胰酶激活,进而引发胰腺炎。 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胰腺腺泡细胞损伤,胰酶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力升高,诱发胰腺炎。 其他因素:包括药物(如磺胺类、噻嗪类利尿剂等)、感染(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外伤等。 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腹痛:突发性的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剧烈时呈刀割样,常伴有腹胀和恶心呕吐。 恶心与呕吐: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时可伴有胆汁。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 黄疸:少数患者因胆道梗阻可出现黄疸症状。 其他症状:如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多见于重症患者。 四、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具体包括: 临床表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升高至正常上限值的3倍以上。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胰腺肿胀、渗出、坏死等改变。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中的两项及以上,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五、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病因治疗:针对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病因进行治疗,如取石、降脂等。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治疗:使用抑酸药、抑制胰酶分泌药(如奥曲肽)、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营养支持:通过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如坏死组织清除术、胆道探查术等。 六、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 减少诱因:避免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合理饮食:保持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锻炼。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和危险因素。 控制慢性疾病:对于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降低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七、结语

急性胰腺炎作为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潜在的生命威胁。通过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并及时治疗潜在的疾病和危险因素。一旦出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