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骼疾病,其主要表现有骨骼的密度降低、内脏功能发生障碍性病症、腰背部疼痛,在生活中非常容易发生骨折等。下面将着重为大家介绍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症状和日常的护理方式。
一、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一)内脏功能受到影响
患上骨质疏松的病人通常会因为肋骨失去原有的弹性和腰椎发生变形,导致被骨骼包裹的一系列内脏器官受到影响,比如心脏、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这些器官内的血液循环以及各种功能都会因为骨骼的原因而产生障碍,其中以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患者因为肺活量的降低会出现呼吸不畅的症状,后期肺气肿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二)腰背部疼痛乏力
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就是身体产生疼痛感和乏力感,其中腰部和背部的疼痛感最为强烈。腰背部疼痛也是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发病的症状之一,其疼痛的感觉与一般的腰肌劳损相差不大,于是常常被患者忽视,直到症状加重才发现真正的病因。
(三)身高下降,出现驼背
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会出现降低的现象,同样骨质疏松患者也会因为骨密度的降低影响到自身的身高,甚至还会因为骨骼变形而出现驼背,这都是骨质疏松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
(四)骨折发生率增高
骨质疏松患者最为苦恼的一种症状就是骨折发生率的明显提升,骨折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影响。骨折的高发生率会严重限制患者的行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骨质疏松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卧病在床的患者甚至会失去自理能力。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率严重升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骨密度降低会使骨骼的强度降低,疏松的骨质必然会导致骨折的发生;其二,骨质疏松之后骨基质丢失,这样会使骨骼韧性下降,骨骼会变得更脆。
(五)其他症状
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很多,它会影响身体所有骨骼结构,包括牙齿,骨质疏松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齿松动、断裂等情况。
二、骨质疏松患者的日常护理方式
(一)饮食合理
合理的饮食是骨质疏松患者日常护理的重中之重,患者在饮食中必须保证能够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等有益骨骼的物质,钙质可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是必备的。同时患者还应该多食用牛奶、豆制品以及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对骨基质的生长也是有好处的。
(二)保持适当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项目可以加强患者的骨骼质量,但是切记不能过量,运动过量反而会加重骨骼负担,增加骨折的风险,最好以平缓日常的运动项目为宜。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太大,骨质疏松患者应该远离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注意早睡早起。
(四)遵医嘱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之后,通常都会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药,其中相关的钙剂和维生素D一般都是必须要服用的。
(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在医学概念中骨质疏松通常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保持足够的耐心持续治疗。除了遵医嘱定时服用药物之外,定期的检查项目也是不能少的,医生要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更加细致和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结
骨质疏松作为骨骼疾病,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从病症上看,因为骨骼是人身体的主要支撑结构,骨骼发生疾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从内而外的不适。其次,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和家属都会从身体到心理背负上极大的痛苦,因此为了远离骨质疏松,大家在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