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注意,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2023-09-26 09:39:26
作者:叶倩倩
作者单位:黄骅市人民医院妇产一科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更是家庭生活的转折点。往往在这种重要时刻,妈妈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心理变化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孕期焦虑”“产后抑郁”等。孕妈妈保持心理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孕期要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吧!

1、妇女孕产期心理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孕产期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为7%—40%。亚洲国家孕产期焦虑、抑郁患病率为3.5%—63.3%。我国有报道的孕产期焦虑、抑郁患病率为1.1%—52.1%,平均为14.7%。

2、具体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1)烦躁。有的宝妈因妊娠反应强烈、各种激素变化及社会家庭因素,而感觉烦躁不安,有时会“点火就着”,宝妈本人应尽量调整好心态,情绪尽量保持稳定。要知道孕妇在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通过胎盘,传导给宝宝,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建议可以散散步,放松心情。

(2)焦虑。有的宝妈会担心腹中胎儿的健康,应把你的担心说出来,及时跟大夫沟通,用科学的手段来确定,而不要盲目担心导致焦虑。

(3)抑郁。孕期抑郁情绪会造成孕妇失眠、厌食和植物神经紊乱,对胎儿的生长不利。建议可以听听舒缓音乐,分散一下注意力。

(4)淡漠。孕期宝妈可能会出现只关心体内胎儿的情况,而对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可能会影响身边亲朋好友的情感沟通。多跟亲人、朋友沟通,好好爱身边的人,也同样好好关心自己、爱自己,才会更好地爱孩子。

(5)紧张。听信旁人的话对分娩产生恐惧。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宝妈应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论顺产还是剖腹,都要乐观对待。多给自己打打气,多看一看积极向上的资讯,缓解紧张情绪。

3、孕妇心理在孕期各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1)妊娠最初的3个月: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使她疲惫不堪,于是她开始感到抑郁和烦恼:担心怀孕的失败,恐惧分娩的痛苦,忧虑腹内胎儿的健康,甚至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

(2)妊娠中期的3个月:胎动的出现对未来的母亲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胎儿实实在在地活着,这对孕妇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怀孕失败的恐惧骤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觉。

(3)妊娠最后的3个月:孕妇重新感到压抑和焦虑,身体内出现的种种更大的不适,使她们开始为分娩和胎儿是否健康而担心。

4、孕产妇心理障碍对母儿健康的影响

(1)孕妇的心境影响到妊娠结局。孕期长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与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早产、流产、低体重及其他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严重者会导致胎儿死亡。

(2)母亲孕产期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子女的认知、语言、情感、行为等。

(3)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健康及婚姻、家庭,还给母婴关系、婴幼儿的情绪、行为、智力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有伤害婴儿及自杀的倾向。

5、如何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

(1)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情绪健康,包括均衡的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等。

(2)充分的家庭支持不仅对孕产妇的情绪健康很重要,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孕产妇伴侣及家庭应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准备,与孕产妇及保健医务人员及时沟通,共同探讨家庭如何应对孕期及产后常见的问题。

(3)孕产妇学习情绪管理、积极赋能、身心减压、自我成长等心理保健课程,可以缓解压力,对孕产期抑郁、焦虑、分娩恐惧等心理问题有预防效果。

(4)孕产妇应从早孕期开始注重心理保健,尽可能消除不良躯体和精神刺激,稳定情绪,树立起当准妈妈的信心,提高应对各种情绪问题的能力,减少异常心理行为的发生。如果发现了异常的心理变化,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消除不良刺激,减轻精神负担,及早恢复健康心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