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肥胖及超重:肥胖也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之一,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有较高的高血压病发率。
(3)高盐低钾膳食:膳食中钠的摄入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血压的高低呈正相关。
(4)心理压力: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下,极易患上高血压。
(5)遗传因素:大约一半的高血压病人具有家族史。
(6)其他情况:饮酒、抽烟、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情况也容易诱发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3.1对心脏的危害
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的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3.2对脑的危害
高血压是脑卒中病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调查我国有超过70%的脑卒中患者都存在高血压的情况。
3.3对肾脏的危害
长时间高血压会导致患者的肾小球内压力出现增高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肾小球损害以及肾微小动脉病变的情况,甚至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肾衰竭的情况。
3.4对眼睛的危害
高血压会对患者的眼底动脉、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等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出现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以及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等症状,致使患者出现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情况。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 4.1少吃脂肪、少盐
高血压患者在每天的饮食中,需要注意吃不多于总能量30%的脂肪,不多于300毫克的胆固醇,而且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尽量少放盐,每日每人摄盐量低于6克,并且尽量避免吃腌制的食物,在烹饪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醋进行调味。
4.2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有燕麦、荞麦、高粱等。 多食用新鲜蔬果,芹菜、香菜、洋葱等食物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压。 减少食用油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食用的食用油应控制在25克以内,烹调时要避免过多地油炸,提倡蒸、炖、凉拌等烹调方式。 减少甜食的摄入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提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 4.3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制定饮食计划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并根据这一点,制定出多样化的膳食结构,比如早餐可以吃燕麦粥、牛奶、鸡蛋等,午餐可以吃西红柿蛋汤、芹菜瘦肉汤等,晚上可以吃蒸南瓜、花生粥等。
4.4维生素的合理摄入
维生素在维持心血管健康、调节血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 E等多种维生素。
4.5提高钾、镁和钙的摄入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豆类、香蕉、芹菜、冬瓜、黄瓜等都是富含钾的食物。常见的富含镁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核桃等,而且绿叶蔬菜和粗粮中也含有丰富的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应适当增加钙质的摄入。
4.6严控烟酒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戒烟,以免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能喝酒。
总结: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所以在平时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措施,积极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