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常见的胸闷气短一般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因素导致。那怎么鉴别胸闷是心血管疾病引起还是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无论心血管疾病还是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的胸闷特征大都相似,如:胸口如被石头压迫,呼吸费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心血管疾病实验室检查胸部X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提示异常,而脊柱小关节紊乱以上相关实验室检查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那什么是小关节紊乱呢? 人体躯干的中轴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当脊柱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姿势不当引起脊柱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导致脊柱机能失常,就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二、小关节紊乱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颈椎小关节紊乱:头晕、视物不清、眼震,颈项强直,疼痛以及活动受限,检查时发现颈椎脊突或横突一侧隆起或偏歪。 第二,胸椎小关节紊乱:肋间神经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脊柱水平面有关脏腑反射痛,胸闷,气短,心悸、胃肠功能紊乱),呼吸困难,肩背部疼痛,胸部后伸或旋转活动受限。检查发现胸椎脊突肿胀,压痛偏歪,后突发生胸椎旋转。其引起胸闷气短的症状,常与心血管疾病相似而常误诊误治。
第三,腰椎小关节紊乱: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腰肌紧张僵硬,检查时发现腰椎间隙有明显压痛,腰椎侧弯和后突。
三、那么,脊柱小关节怎么治疗呢?
首先,应找专业医师诊察并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如果确诊为脊柱小关节紊乱,可通过手法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手法治疗
小关节紊乱可能是长期伏案工作、外伤等原因导致,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结合患者个体症状,在放松局部肌肉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手法整复(旋转提颈法、扩胸对抗复位板法、腰部斜扳法)推按棘突或横突,以促进脊柱生理解剖位置恢复,同时可视情况配合针灸、理疗、拔罐、中药熏蒸、功能锻炼等方法。手法整复适用范围广,无创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但以下两种情况不适宜做手法整复: 脊椎肿瘤、骨折、滑脱等严重损伤者。 (2)严重内科疾病、局部皮肤破损溃疡、体虚以及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2、药物治疗
在疼痛较为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塞来昔布、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难以起效、病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腰神经后支切断术、腰神经后支射频、胸椎前、后路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目前针对脊柱小关节紊乱,主要以手法整复治疗为主。由于手术损伤较大,一般仅适用于重症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生活中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加强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