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腔、手足和臀部等部位的疱疹或斑丘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虽然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重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
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二、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勤洗手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等时刻洗手的习惯。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至少持续20秒。此外,家长和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也应彻底清洁双手。
2. 避免接触患者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家中有患儿,应做好隔离措施,并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及时清理和消毒。
3. 环境通风与清洁消毒
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居住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特别是儿童经常接触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奶具、餐具等应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使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并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4. 减少聚集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风险。
5. 接种疫苗
接种EV-A71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虽然该疫苗不能预防所有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可以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6.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除了上述措施外,家长还应教育孩子养成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饮食习惯,避免生食和生冷性食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不与其他人共用洗漱用具、水杯、毛巾等物品。
总结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护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传播和发展。作为家长和看护人,我们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同时加强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疾病高发季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