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呼吸系统疾病经过治疗出院后应该如何居家康复呢,下面我们来说一说。
室内空气
首先,我们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40%~60%,合适的湿度可以减轻气道高反应,促进痰液更好地排出体外。
有氧运动
症状轻的患者多进行有氧运动,如广播体操、瑜伽等胸部拉伸的运动,或者进行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利于痰液更好的排出体外。
有效咳嗽
有效咳嗽是患者将痰液排除的重要因素。
第一步,先缓慢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第二步,吸气后稍闭气片刻,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第三步,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第四步,通过增加腹压来增加胸内压,使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第五步,声门开放,当肺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打开声门,即可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促使分泌物移动,随咳嗽排出体外。
呼吸训练
可进行吹纸、吹蜡烛、吹口哨、吹气球等,使肺泡内气体排出,从而吸入更多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正确使用吸入剂
对于哮喘或者慢阻肺患者使用吸入剂时应将吸嘴放在嘴内,上下嘴唇封住吸嘴,不要漏气,用力深长地吸气的同时按下喷雾键,吸气末屏住呼吸,同时将吸嘴从嘴部移开。 屏气时间常规为10秒,不能坚持的患者时间尽可能长一些,然后呼气,即完成一次用药。吸入剂使用前注意:喷药前应摇晃吸入剂,使药物输出剂量均匀,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若吸入剂含糖皮质激素成分,吸入后应及时漱口。
保持良好睡眠
睡眠与呼吸系统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有效管理压力和情绪,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维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注重心理状况
家属应包容、耐心、细致,认真倾听患者说话。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改变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增强营养
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甜食等。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戒烟、限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