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烫伤、触电烧伤、热压伤、低温烫伤和化学烧伤。日常生活中稍有疏忽,就有被烧烫伤的可能。烧烫伤后,轻度者可造成换药的痛苦,重度者创面愈合后可能遗留瘢痕,影响外貌和功能;有些患者还需要通过植皮手术修复创面;更为严重的烧伤甚至可引起死亡。如何预防烧烫伤的处理,需要家人们密切关注。
现场急救和处理
1.当衣物起火时,应该立即采取行动。首先要迅速脱掉燃烧的衣物。可以选择就地卧倒,然后进行打滚,以此来扑灭火焰。也可以使用各种物体,比如毯子、衣物等来扑盖灭火。但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大量的水来灭火。在应对火灾时,切忌站立喊叫或者奔跑呼救。这样做可能会使火焰扩散,并且增加吸入火焰造成伤害的风险,特别是对头部和呼吸道。因此,应该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2.如果你被热液烫伤了,首先要尽快去除接触到热液的衣物。如果衣物无法轻易脱下,可以使用剪刀小心地将其剪开。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热液继续对皮肤造成伤害,同时也能让受伤的区域得到更快的冷却和处理。一旦衣物被移除,接下来要立即将受伤部位冲洗以凉水,但不要使用冰水。同时,尽快就医以获取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3.当气体、固体烧烫伤时,应迅速离开致伤环境。
4.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以达到稀释和清除创面上化学物质的目的。
5.当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将患者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如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呼叫120急救中心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现场简单医疗处理
1.立即实施冷疗处理。冷疗是用冷水对创面淋洗、冷敷、浸泡等,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对于小面积的烧烫伤,可将伤处用淋洗的方法淋洗30分钟左右,等到疼痛明显缓解后再就医。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烧烫伤患者保暖和防冻。
2.经初步处理后应注意对烧烫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和损伤。可以选用干净毛巾、衣服等覆盖创面,然后至烧伤专科医院就医。就诊途中如有条件可继续冷敷。
3.创面一般不应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烫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
4.对于烧烫伤范围较大的病人,或者在头面部等特殊部位烧烫伤时,需尽早就医,否则会发生休克、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患者口渴明显时,可以少量饮用盐水;不宜单纯饮用大量白开水,以免发生呕吐或水中毒。
日常烧烫伤的处理方法
普通人群掌握冷水疗法很重要,因为它是最好的日常烧烫伤早期处理方法,止痛明显、疗效确切、方便可行。冷疗不仅可以减轻烧烫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更重要的是使创面表面温度迅速降低,减少热力对皮肤的继续损伤。
烧烫伤后对于浅Ⅱ度和深Ⅱ度烫伤,要先在创面上覆盖干净的厚纱布、毛巾等再冲洗30分钟左右。然后,再以干净的冷水浸泡烧烫伤部位15~20分钟。必须注意,冲、泡烧烫伤的水温要保持在15~20摄氏度,即使短时降水温也不能低于6摄氏度,不建议使用冰块、冰棍等冰敷伤处,以免发生冷冻伤害。
不建议使用民间方法
门诊医生经常接触到烧烫伤患者创面涂抹了牙膏、紫药水或高度酒、尿液等后伤势加重、发生感染而来就诊。这些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会影响烧烫伤的治疗与康复。
1.民间“偏方”:用肥皂、酱油、食盐、白糖、鸡蛋清、蚯蚓,等民间“偏方”涂抹创面,引起烧烫伤创面感染。涂牙膏、食醋等对烧烫伤创面有较强的刺激性,还可能会侵蚀创面、增加损伤。
2.有色素的外用药物:应用“红药水”、紫药水等,不但影响医生对烧烫伤创面的观察,而且可能引起中毒。红药水含有汞,大面积使用可能引起汞中毒。
3.药店零售的烧烫伤外用药物:特别是油膏类,并不一定适合烧烫伤使用,烧烫伤各个时期使用的烧烫伤外用药物是不相同的,建议不要盲目自行应用,需要咨询烧伤专科医生后再决定是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