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小技巧
2023-12-01 16:08:12
作者:梁淑姮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女性怀孕期间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话,其危害是非常大的,最基础的变化就是全身的血管内皮出现损伤,还有可能会对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造成损伤,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并不利于母婴健康。常见的发病因素一般包括内分泌异常、心血管异常和神经系统异常等等,疾病也会影响子宫胎盘正常的血流灌注,所以需要孕妇必须提高警惕。本着治不如防的原则,女性在怀孕以后,最好掌握一些方法尽量避免自己患上妊娠高血压。那么,孕期为什么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呢,而孕妇又当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呢。

1.为什么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

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宫内着床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胎儿与母体之间的关系会十分微妙,这也需要双方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对于孕妈而言,身体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血压值会发生一些波动。但如果血压出现了偏高,明显超过了正常范围,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子宫和胎盘的结构发育异常;二是母体的炎症免疫出现了过度激活;三是胎盘与母体间的血管内皮细胞出现了损伤;四是先天因素导致;五是孕妈们不注意孕期营养管理。总之,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都是孕妈们需要高度警惕的。

2.妊娠期高血压应该如何预防

防患于未然,才能够将危险化解。对于孕妈们而言,牢记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高危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能够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1)避开高危年龄时期怀孕,一般是小于18岁或者大于40岁。高龄产妇更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原因是高龄产妇的血管脆性增加,而弹性也变差,所以很容易导致血管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女性怀孕后出现高血压症状。另外,高龄产妇在孕前血压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容易出现高血压症状,而且怀孕后也容易出现高血压。(2)肥胖女性要注意先将体重控制下来,然后再尝试受孕。同时,体重正常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也要适量进食,控制好体重。因为怀孕之后孕妇的食量会增大,加上很多孕妇害怕吃少了,宝宝没有足够的营养吸收。所以很多孕妇都习惯每天大吃大喝,而吃太多了,身体消化吸收不了,只会导致体重增加,引起身体肥胖。而体重增长过快的话,会提高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说,孕妇要注意饮食,不能过度吃喝,也不要大量吃滋补品。(3)家族中有妊娠高血压病史和家族史的,也需要做好孕前咨询和管理。(4)对于未孕时已经诊断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血管疾病者,应该先将病情控制好,在适合怀孕的情况下,再尝试受孕。(5)初次妊娠和再次妊娠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年。(6)孕期保持情绪稳定。怀孕之后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都会提高,所以孕妇的情绪波动会特别大。建议孕妇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起伏不定,因为不稳定的情绪会导致血压起伏不定。尤其是经常发脾气、暴怒的孕妇,不认真控制情绪的话,患上妊娠高血压的概率会比较高。建议平日里心中有委屈,觉得不满等,要及时与丈夫和家人沟通,有效沟通才能解决问题,生气只会伤身又伤心。(7)孕期不吃或者少吃生冷类食物。很多孕妇都比较怕热,因为怀孕之后体温稍微有所升高。一些孕妇为了降温,喜欢吃生冷类的食物。这种行为必须要注意,因为生冷的食物多吃会导致肠胃受凉,同时寒气进入身体之后,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说,孕妇要管住嘴,尽量不吃或者少吃冰棒、雪糕、冰淇淋等食物以及少喝冰冻过的饮料以及加了冰块的饮料。(8)保证营养均衡多休息。孕妇要常规补充钙剂,并保证每天的蛋白类食物(牛奶、瘦肉和蛋类)充足的摄取,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维生素C、铁剂,并且孕28周以后建议每天中午左侧卧位休息30分钟左右,以利于回心血量增加,减轻下肢水肿。

女性做好这些预防工作后,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而且能让孕期更轻松,也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