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黄金24小时监护要点
2024-07-03 09:15:20
作者:廖晓玲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快速缓解患者心绞痛、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早期监护阶段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术后的黄金24小时内。本文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黄金24小时的关键监护要点,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策略。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症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多见,亦可见室性期前收缩。

2.心包填塞:患者在冠脉搭桥术后出现了出血、引流不畅,引流液体量突然减少,低于100ml,并且患者出现了低血排血量症状,即为烦躁、心率快及血压低等,应该高度怀疑患者出现了心包填塞。

3.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一些患者由于术前心功能差、并且合并了肺动脉高压,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过程中,因病变复杂、手术时间过长、术者技术不娴熟等原因,对患者心肌保护欠佳,心肌缺血纠正程度较差,均可导致术后心脏排血量下降,患者出现低血压、心率快及四肢湿冷等症状。

4.呼吸系统并发症: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当中,患者年龄大,术前肺功能差,有吸烟史、支气管扩张史,术中膈神经损伤,膈肌抬高,伤口疼痛,咳嗽无力,排痰困难,手术时间长,这些因素都能导致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不全、肺不张或合并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监护要点

1.循环系统监测:(1)心电监测:心率;心律;心肌有无缺血或损伤波型的出现,有无高血K+,低血K+的心电图波型;心搏骤停的类型:是心跳停跳还是心室颤动,以便及时用适当方法抢救。(2)血压监测:应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时,应使用专一的输液通道,微量泵泵入严格控制药物的速度。

2.呼吸系统监测:观察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是否正常,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大于95%,定时查动脉血气分析。

3.神经系统监测:病人回到CCU后-般处于麻醉未清醒状态。在麻醉清醒之前,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肢体活动情况。清醒后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昏迷及呼唤病人姓名有无反应,视物是否清楚,以了解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

4.肾功能的监测:尿量是反映肾组织灌注、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之-。每1小时观察记录尿量1次。正常成人尿量应>1ml/kg/h。如果发现尿少应结合全身情况进行处理。当出现高血K+,血红蛋白尿,容量负荷过重时,即使尿量正常,也应及时利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钾保持在4.5~5.0mmol/L。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要点

1.抗凝护理:术后根据病人情况及时应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比如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血、胃肠道不适等。

2.伤口的护理:早期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抬高15~30°与对侧比较,观察患肢的颜色、张力等情况。

3.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打折,术后前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定时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的色、质、量,观察有无凝血,渗血渗液较多时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4.饮食护理:拔出气管插管6小时后可进食,先流食,半流食在普食,应为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进食前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防止误吸;不能顺利脱除呼吸机的患者,可鼻饲胃肠营养液,并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黄金24小时内,精准的监护和护理至关重要,从心律失常到呼吸系统问题,再到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监测,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有效的监护护理关乎术后患者的生理稳定,临床团队在这段关键时间内的无微不至的关注和响应,是患者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障。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