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盆腔炎?
盆腔炎并不是一种妇科疾病,而是女性内生殖器与周围的组织(包括盆腔腹膜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炎性疾病,包括: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可能为某一个部位,也有可能是数个部位。
2.盆腔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盆腔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的疼痛,一般伴有发热的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急性盆腔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盆腔炎一般不会伴有明显全身性的症状,偶有发生乏力、低热等情况,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的隐痛、坠胀感以及腰骶部的酸痛感,尤其是月经前后、劳累/运动后、性交后,疼痛感更加明显。如果合并卵巢功能损害者可能会引发月经紊乱、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粘连,可导致宫外孕或不孕。
3.好发人群
3.1性活跃期的女性
性活跃期的女性是盆腔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经期有性生活的女性朋友,此时女性的宫颈口处于敞开状态,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而发病。
3.2多位性伴侣的女性朋友
不洁性行为、多位性伴侣都会增加盆腔炎的患病风险。
3.3其他
下生殖道感染、宫腔内手术史等也会增加盆腔炎的风险。
4.盆腔炎有哪些危害?
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白带异常、下腹疼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会发展为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脓毒血症、败血症、复发性慢性盆腔痛等。有些盆腔炎患者由于反复感染,容易形成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等,影响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5.如何预防盆腔炎
5.1做好个人卫生
女性朋友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尽量不要用肥皂、冲洗液等,避免破坏阴道菌群的平衡而降低阴道的屏障功能。避免穿紧身衣,要穿棉质的内裤,这样透气性更好,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除此之外,生理期要经常更换卫生巾,防止滋生细菌。
5.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要过度劳累,也不要长时间坐着,避免压迫到盆腔组织而增加盆腔炎症的风险。
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焦虑紧张,这样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盆腔炎的风险。此外还应该适量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疾病的抵御能力,有益于盆腔组织的健康。
5.3健康饮食
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能过量饮酒,不能抽烟,不能吃太多刺激的食物。除此之外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尿液通畅,这样才能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盆腔炎的感染几率。
5.4避免高危性行为
避免经期性生活,避免病原菌侵入盆腔组织;在进行性行为前应该做好卫生工作,双方需要认真清洗生殖器,不留卫生死角;建议采用有保护性行为,减少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建议25岁以上女性、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朋友及时进行沙眼衣原体筛查。
5.5重视下生殖道疾病的治疗
如果女性朋友存在宫颈炎、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应该及时就医,避免病原菌上行而导致盆腔炎的发生。在进行阴道冲洗时,应该严格规范性操作,避免病原菌上行而引发盆腔炎。
小结
盆腔炎是一组常见的女性内生殖道炎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不洁性行为、个人卫生不到位、下生殖道感染等有关,因此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降低盆腔炎的发病风险。同时应该加强营养、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的疾病抵御能力,降低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