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泌尿系统就像是一个内部滤过、回收、排泄的管道系统,尿路结石就好比管道中的泥沙,会引起“下水道”不通,日久可致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尿路结石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血尿,具体情况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大小,引起梗阻的程度以及有无继发感染等因素。
血尿肾结石时多为镜下血尿,也可能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少数患者为茶色尿;输尿管结石往往先有疼痛后有血尿,也多为镜下血尿,部分为肉眼血尿,有时尿中还会出现条索状血块;膀胱结石则是终末血尿或排尿疼痛时出现的肉眼血尿。
排尿困难由于结石会堵塞膀胱颈口或尿道口,所以膀胱和尿道结石会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现象。
感染肾结石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发热。膀胱结石的感染会引起尿痛、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等膀胱刺激症状。无症状尿路结石的大小差别很大,在原发部位静止时,患者常没有任何不适感,轻度腰腹部坠胀感,经常不被重视。
一旦出现疼痛、血尿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接受检查。B超、X线、CT是尿路结石的主要检查方法。B超检查能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并发症以及阴性结石的诊断。X线和CT都能对结石作出诊断,但X线对小结石和阴性结石难以显示,CT可以检出小结石,但对阴性结石存有困难。因此,B超可作为尿路结石检查的首选方法,必要时还应该结合造影、CT等检查手段。
发现尿路结石后,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震波碎石、内腔镜取石及手术等方法治疗。尿路结石治疗后也会复发,其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在微创碎石不能够结石碎片一次性彻底清除,部分碎片在X光片上不一定能全部显示出来,这就可能成为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医生通常也会在术前向患者交代清楚。二是形成结石的因素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患者要想避免结石的反复折磨,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分析结石成分。术后将结石送去检验,明确其成分,可了解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改变饮食习惯。除了根据结石成分禁食、少食相应的食物外,患者应控制超额营养,注意动物蛋白异己精制糖的摄入,注意预防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尿路结石,忌食动物内脏。
三、科学饮水。对尿路结石患者来说,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水。尤其餐后3小时为钙的排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另外,结石成分的排泄高峰期为夜间或清晨,所以,除睡前饮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宜再饮水。
三、改变饮食习惯。除了根据结石成分禁食、少食相应的食物外,患者应根据机体热量的需求控制超额营养,尤其应该注意动物性蛋白摄入要适量,以每日70~90克为宜;还要控制精制糖的摄入,注意预防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尿路结石;同时忌食动物内脏。
四、及时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会引发尿路结石的疾病,如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它们都是尿路结石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