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需坚持日常锻炼
2024-07-02 09:35:25
作者:黎珊
作者单位:四川友谊医院 肿瘤二病区
2022年,我国抗癌协会提出,运动疗法是治疗肿瘤疾病的综合疗法之一,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作为有力的参考,说明了运动对肿瘤患者后期恢复产生的重要价值,更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就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化疗后的日常锻炼更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合理运动5好处

临床认为,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化疗之后,坚持日常锻炼有5大好处:

(1)改善疲劳。很多临床的数据研究表明,接受化疗治疗之后,通过心理治疗+运动

治疗能够极大程度地消除肿瘤疾病所带来的疲劳程度,而这种效果远远胜于药物治疗。

(2)调节心理。临床医学认为,人们在运动过后,大脑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

物质,在这种物质的刺激下,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有效地排解患者的

心理压力,更有能量去抗击病魔。

(3)改善记忆。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得知,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能够通过增加患

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减轻痛苦和疲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记忆力的改善。

(4)控制体重。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概率,提高肌肉含量,控制体脂数,改善由于肥胖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5)加速康复。接受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通过科学的运动,能够有效减少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恢复生理功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二、妇科肿瘤患者在院期间的日常锻炼

在化疗期间,如没有处于重症监护的状态,或者没有医生特别交代不能够活动的情况,患者可以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例如,在手术麻醉苏醒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床上运动:双腿伸直抬高、足背伸屈、膝关节伸屈等,并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逐渐开始进行床下的活动,慢慢过渡到室内的散步等。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家属以及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在恢复期间,护理人员会帮助患者慢慢抬高床头,并使其渐渐的呈半卧位,之后在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陪同下在床边坐一坐,或者站一站,再缓慢地走一走等,此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以免发生摔倒的现象。早期运动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身体胃肠道的恢复,增强下肢的血液流动,避免出现血栓、腹盆粘连的症状。

三、妇科肿瘤患者出院后的日常锻炼

患者在出院之后,需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并且进行综合的治疗。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请医生制定个性化身体训练计划,使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能够

逐渐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从而回到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

《中国恶性肿瘤病人运动治疗专家共识(2022)》列举了3项运动,分别为:抗阻运动、有氧运动、柔韧性练习。抗阻运动主要包括膝关节的屈、伸,借助弹力带做肩关节内收与外展、坐站转换等运动,需要患者借助杠铃、弹力带、哑铃等器械进行操作。有氧运动主要包括上下楼梯、慢跑、太极拳、散步、快走、游泳等,建议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柔韧性练习主要为瑜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练习,或者每周练习2~3天。

(1)散步。可以选择在清晨、饭后或者睡前进行,并根据实际状况,逐渐增加时长,稍感疲劳便可以停下休息。

(2)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更加注重锻炼人体的四肢,并且能够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心神,舒缓情绪,从而有效地提升身体免疫力,在运动过程中微微发汗是最佳的效果。

(3)盆底肌群康复锻炼。这项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主要是提肛运动、收提会阴部肌群、收腹等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在化疗后出现排便、排尿困难的症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4)舞蹈、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能够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强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利于缓解肿瘤性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尽快康复,也能够训练腹盆肌群。

(5)快步走、登山、打羽毛球等。这些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建议患者在恢复后期视自身情况进行,能够有效放松精神,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免疫功能,建立积极的心态对抗病魔。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