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运动5好处
临床认为,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化疗之后,坚持日常锻炼有5大好处:
(1)改善疲劳。很多临床的数据研究表明,接受化疗治疗之后,通过心理治疗+运动
治疗能够极大程度地消除肿瘤疾病所带来的疲劳程度,而这种效果远远胜于药物治疗。
(2)调节心理。临床医学认为,人们在运动过后,大脑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
物质,在这种物质的刺激下,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有效地排解患者的
心理压力,更有能量去抗击病魔。
(3)改善记忆。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得知,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能够通过增加患
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减轻痛苦和疲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记忆力的改善。
(4)控制体重。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概率,提高肌肉含量,控制体脂数,改善由于肥胖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
(5)加速康复。接受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通过科学的运动,能够有效减少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恢复生理功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二、妇科肿瘤患者在院期间的日常锻炼
在化疗期间,如没有处于重症监护的状态,或者没有医生特别交代不能够活动的情况,患者可以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例如,在手术麻醉苏醒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床上运动:双腿伸直抬高、足背伸屈、膝关节伸屈等,并根据身体的恢复情况,逐渐开始进行床下的活动,慢慢过渡到室内的散步等。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家属以及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陪同。在恢复期间,护理人员会帮助患者慢慢抬高床头,并使其渐渐的呈半卧位,之后在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陪同下在床边坐一坐,或者站一站,再缓慢地走一走等,此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以免发生摔倒的现象。早期运动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身体胃肠道的恢复,增强下肢的血液流动,避免出现血栓、腹盆粘连的症状。
三、妇科肿瘤患者出院后的日常锻炼
患者在出院之后,需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并且进行综合的治疗。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请医生制定个性化身体训练计划,使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能够
逐渐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从而回到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
《中国恶性肿瘤病人运动治疗专家共识(2022)》列举了3项运动,分别为:抗阻运动、有氧运动、柔韧性练习。抗阻运动主要包括膝关节的屈、伸,借助弹力带做肩关节内收与外展、坐站转换等运动,需要患者借助杠铃、弹力带、哑铃等器械进行操作。有氧运动主要包括上下楼梯、慢跑、太极拳、散步、快走、游泳等,建议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柔韧性练习主要为瑜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练习,或者每周练习2~3天。
(1)散步。可以选择在清晨、饭后或者睡前进行,并根据实际状况,逐渐增加时长,稍感疲劳便可以停下休息。
(2)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更加注重锻炼人体的四肢,并且能够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心神,舒缓情绪,从而有效地提升身体免疫力,在运动过程中微微发汗是最佳的效果。
(3)盆底肌群康复锻炼。这项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主要是提肛运动、收提会阴部肌群、收腹等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在化疗后出现排便、排尿困难的症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4)舞蹈、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能够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强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利于缓解肿瘤性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尽快康复,也能够训练腹盆肌群。
(5)快步走、登山、打羽毛球等。这些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建议患者在恢复后期视自身情况进行,能够有效放松精神,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免疫功能,建立积极的心态对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