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部血管非外伤因素破裂,使血液进入到脑实质内蓄积成水肿,血肿会压迫到脑部正常细胞,致其死亡或功能障碍,症状多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脑子在不同的位置功能也不用,如在内囊附近代表运动,所有运动的纤维都会经过这里,一旦这个区域发生病变,就会造成患者偏瘫,甚至是失去感觉,病情十分危急,还有可能终身不愈。所以,对于脑出血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那么究竟该怎么治疗才好呢?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1.高血压。大多数的脑出血都是因患有高血压,血压长期处在不稳定的水平状态,血压快速上升,直到动脉管壁无法承受就会破裂,血液流入到脑实质,形成脑出血。
2.血压。患有白血病疾病或者是血小板降低等情况会导致血管壁受损,从而使得夹层动脉瘤出现破裂,引起脑出血。
3.精神因素。当人们的精神长时间停留在紧张或者其他起伏较大的情绪状态下,或者是劳累过度,就会造成脑出血。
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指南
脑出血发病特点中有一点十分关键,就是它发病突然,且病情危急,所以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危害性较大。并且,若是突然发病患者,就算在治疗后,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像是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走路、意识状态等。所以对于这类急性的,救治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脑组织,控制颅内出血,增加吸肿举措,或者是完全消除血肿。
西医在治疗方面,通常会选择甘露醇,能在短时间内起到快速降压的作用效果,或者是予以呋塞米,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在一起使用,发挥最大药效。还有就是神经保护剂,如神经节苷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等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血管性损伤的药物,通常以静脉注射为主要形式,见效尚可,患者发病后的24小时内用药最佳。另外,还有一种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像是尼莫地平,使用后,能快速提升高血压脑出血局部脑血流量,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中医在落实这项病症时,会将其纳入到中风和厥证的范围内,患者多数都会出现肝阳上坑、肝肾阴虚,,内风旋动引起脑出血。详细解释就是,痰火郁结、气血逆行所致,脑部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出现各种半身不遂或偏瘫的表现。那么,在治疗这种情况时,活血化瘀是主要的,例如用三七就能发挥较为理想的活血化瘀效果,而且三七有着“血管清道夫”美誉,足以见得该种药物的有效性。另外,还有许多药物都能起到脱水作用,第一种,清开灵注射液,能够快速降低脑出血患者脑内含水量,清除炎症的同时还能保护基底膜;第二种,醒脑静注射液,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水平,保护脑组织被破坏;第三种,生钩藤饮,与上述两种药物相同,它也是中药制剂,更接近镇静剂的功效,还有就是通腑醒脑、通腑泻热等方药。中医主打的就是针对病因、辨证施治,从内调节,滋养脑细胞,从病根上治疗。
总之,中西医在结合治疗脑出血时,都要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药物上面,西医用药以止血、止痛、抗感染、改善脑代谢等为主,但要注意谨慎使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用药同时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血药浓度时刻在安全水平内;中医用药,辨证施治,可在配合针灸、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用以温经通络,促进肢体康复。中西医的结合应融合急救与康复,形成肢体训练与针灸、按摩等中医特色融为一体的治疗模式,既能提高疗效,还能获得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结语
脑出血是现代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危害性十分大。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除临床正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防治管理也十分关键。科学健康的饮食、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且,无论患有什么疾病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面对,出现病症,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坚持运动锻炼,提升免疫力,才是祛除万病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