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恙虫病的护理小知识
2024-07-05 11:53:00
作者:王海华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一般是因为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病患者多有野外作业史,潜伏期5~20天。本病起病急,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肺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1.引起恙虫病的原因

恙虫病是人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也就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来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恙虫病立克次体呈圆形,椭圆形或者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为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在涂片染色中于细胞质中,常常胞核的一侧可以见到团状的分布的恙虫病立克次体,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其中野兔,家兔以及家禽类或者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恙螨幼虫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2.恙虫病的症状

恙虫病又称之为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以恙虫叮咬部位皮肤出现焦痂、溃疡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全身酸痛,酸痛等全身表现,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2.1局部皮肤表现:患者在恙虫叮咬后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出现水疱,以后形成焦痂或溃疡,多数患者只有一个焦痂,偶尔见到两三个,焦痂为黑色或褐色,周围一圈红晕,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面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也是确诊恙虫病的证据之一。

2.2全身表现: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9-41度,常常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以伴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另外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常有明显的肿大,并伴有疼痛和压痛。

2.3并发症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肝脾肿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肌炎,肺炎,肺水肿,急性肾炎,肾衰竭,肝炎,肝功能异常,脑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

3.恙虫病应该如何护理

3.1心理护理

在患者中,有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恐惧以及焦虑的心理,想要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基于患者精神的安慰,并对患者讲解恙虫病的发病原因,让患者对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从内心中消除患者对恙虫病的恐惧,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3.2发热护理

由于恙虫病会导致患者发热,在发热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吸收功能降低的情况,这就导致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所以在患者发热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在食物的选择方面,应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在进食之后应该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的感染。针对发热的护理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比如对乙酰氨基酚。

3.3用药护理

恙虫病最重要的用药办法是抗病原体的治疗,也就是使用抗菌药物将体内的恙虫病东方体杀灭,目前对恙虫病具有特异性的治疗用药,包括氯霉素以及多西环素,除了抗病原体的治疗之外,另外,对于恙虫病导致的其他损害如肝功能异常,可以使用保肝的药物,其他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多喝水。 如何预防恙虫病 4.1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方式是是灭鼠,采取综合措施,利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灭鼠行动,常用的灭鼠药物有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患者不必隔离,接触者也无需检疫。

4.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是避免恙虫幼虫的叮咬,不要在草地上坐卧,在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袖口,裤脚,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和苯甲酸苄酯,此外应改善环境卫生,除去杂草,消除恙螨滋生的环境,或在丛林草地喷洒杀虫剂和消除恙螨。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