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扫描的基本原理
CT扫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患者放置在旋转的X射线机器中,该机器以高速旋转方式发射X射线。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会被不同组织的密度所吸收。接收器会测量X射线在不同角度上通过患者体内的强度,然后计算机会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重建,生成人体内部的断层图像。这种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二、CT扫描的检查方法
1.CT平扫:
在没有任何外加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描,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先进行侧位片定位,然后根据病情需要设定扫描层次并标记在定位片上。每层的扫描厚度和间隔距离一般为2mm,但对于特殊部位如上颈椎损伤,可能需要薄层CT扫描或进行三维重建,层厚可选择1mm。
2.增强扫描:
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造影剂目前采用水溶性碘造影剂,因此检查前必须进行碘过敏试验。造影剂可以增加血管和组织的对比度,使病变部位更加清晰可见。但需注意,造影剂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荨麻疹、胃肠道不适等,临床应注意安全性。
3.脊髓造影CT扫描(CTM):
一种特殊的CT检查方法,在检查时,先行椎管穿刺术,在蛛网膜下隙内注入水溶性碘造影剂,然后再行CT扫描。为了保证造影剂能均匀弥散至整个蛛网膜下隙,通常在穿刺后4-6小时进行扫描,此时获得的图像质量最好。
三、CT扫描注意事项
辐射防护:虽然CT扫描的辐射量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防护。特别是孕期妇女应避免CT检查,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未成年人CT检查时应选择低剂量CT扫描,并做好性腺、甲状腺等敏感部分的防护。
检查前准备: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和类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备。如腹部检查前需禁食四小时,腹盆腔CT检查者需饮用适量清水(腹痛者除外)等。
配合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配合检查。如保持体位不动、进行呼吸配合等。
观察反应:CT增强扫描后,患者需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防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四、CT扫描的优缺点
1.优点:
高分辨率: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和微小病变。
无创无痛:CT扫描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患者。
速度快:CT扫描速度快,可以快速扫描全身多个部位,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多角度成像:CT扫描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2.缺点:
辐射剂量:虽然CT扫描的辐射量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辐射风险。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儿童等需谨慎使用。
费用较高:CT扫描的费用相对较高,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可能产生伪影:CT扫描可能会产生伪影,这些伪影可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准确性。伪影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患者体内的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物等)、运动伪影(由于患者无法保持静止而产生的图像模糊)、呼吸伪影(在胸腹部扫描时由于呼吸运动引起的图像变形)等。
总结
CT扫描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全面了解CT扫描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也应关注CT扫描的辐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辐射剂量和伪影的影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