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单单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让病人更加地配合,同时还可以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为了保证手术室护士可以认真地做好病人的护理,就需要加强手术室日常护理管理工作。那么手术室日常护理管理工作的内容有哪些呢?
1.参与手术的人员需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手术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达到手术室,以便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室内需要保持肃静,不可以大声喊叫和说话。工作态度要认真,不可以在手术室内说一些和手术没有关系的内容。
2.按照通知病人的手术时间迎接病人。在交接病人时,需要认真地做好核对工作,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逐一进行核对。
3.手术室内所有的器械物品均不可以随意地向外借。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经过手术室护士长许可并办理相应的借物手续后才可外借。
4.在取用无菌物品时需要使用无菌持物钳,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器具和手均不可以碰无菌物品,也可以跨越无菌区,并且无菌物品不可以暴露在空气中过长时间。将物品从无菌容器内取出后,即便没有被污染,也可以再放回到容器内。
5.所有病人已经使用过的无菌物品,在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情况下均不可以再给别人的病人使用。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怀疑物品已经被污染,需要对其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6.手术室内所有的均物品均需要分类存放,并且需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定期做好检查工作,如果已经超过灭菌期限,需要重新进行灭菌。
7.穿无菌手术衣时,需要用手拿着衣领的位置,展开手术衣后,双手平行伸入衣袖,没有戴手套的手不可以碰到手术衣的外面。戴手套时,没有戴手套的手不可以碰到手套的外面,已经戴好手套的手不可以碰到另一只手套的内侧,戴好手套后需要仔细察看手套是否存在破损,如果发现有破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8.穿戴好手术衣和手套后,便不可以再随意地走动,更加不可以离开手术室。
9.将病人安全接到手术室后,需要及时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并帮助麻醉师对病人进行麻醉,按照手术需求调整好病人的体位。在手术的过程中,除了要积极地配合台上物品供应以外,还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
10.如果病人为局部麻醉,需要注意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积极地和病人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病人心理上的恐惧感和压力。
11.手术中当病人可能出现牵拉痛时,需要提早和病人讲清,这属于正常状况,并不是麻药失效,不需要担心。同时引导病人深呼吸,配合手术。
12.手术中在为病人使用药物时,需要做到三查十对,三查包括,用药前检查、用药过程中检查和用药后检查。用药前需要检查药品有无变质、瓶口是否松动、标签是否齐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病人有无异常出现,用药后需要对药瓶进行查对,并将其保存到手术结束。十对包括:核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浓度。
13.手术前,需要对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进行清点,关闭病人体腔前和关闭体腔缝合皮肤后需要再次清点无菌台上的物品,清点工作需要两名护士共同完成。如果手术前没有对无菌台上的物品进行准确清点和记录,那么就不能够开始手术。
14.所有进入病人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均需要有显影标记,并且不可以剪开使用,剪下来的引流管残端等不可以留在无菌台上,需要立即丢弃。
医院手术室有着一套完善且严格的日常护理管理流程,并且每一名工作人员均会认真、严格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所以病人大可放心,不必担心,积极地配合手术即可,当然有任何的疑问均可以提出,手术室内的护士均会耐心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