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临床上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在28%左右,特别是生产后的女性,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者占比达到50%。在盆底肌障碍性疾病如此高发的情况下,仍有许多人不了解盆底肌相关知识,当发生漏尿等问题时,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么,在这里带领大家了解盆底肌相关知识,让你知道盆底肌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指保持骨盆底处于封闭状态、维持骨盆底功能的肌肉群,盆底肌如一张“吊网”一样,紧紧包裹住阴道、膀胱、尿道、子宫、直肠等盆底器官,使其保持在正常位置,发挥正常功能。在怀孕、分娩、手术等因素下易造成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子宫脱垂、大小便失禁等现象。因此,人们需关注盆底肌健康,采取正确方式对盆底肌功能进行有效保护。
盆底肌有什么作用?
简单讲,盆底肌参与到人体正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如维持盆底结构稳定,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致等。正因为盆底肌具有如此多的功能,才决定了其在机体“老大”般的地位,可以说盆底肌的健康对于人们身心健康而言尤为重要。
盆底肌功能障碍具体有哪些表现?
1.尿失禁。最常见的为压力性尿失禁,这种症状表现为人在大小便、用力、打喷嚏或跳跃时,会出现漏尿现象;其次为急迫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漏尿等,通常情况下,上述症状是混合出现的,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患者不仅会伴有下腹疼痛等表现,同时伴有阴道口异物感,如果情况严重时子宫组织会脱离正常位置,从阴道掉出。
3.排便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这无疑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噩梦。
4.性功能障碍。就如字面意思所言,盆底肌障碍发生伴有性功能下降表现,如同房没感觉、长期无法高潮等。
如何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
如果存在便秘、慢性咳嗽等病症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腹部压力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增加腹压、损伤盆底肌的行为,如长期保持下蹲姿势、举哑铃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以防过度肥胖。
盆底肌康复的方法有哪些?
1.电刺激治疗:利用导电体发出低频电流,对盆底肌肉组织进行刺激,进而可达到治疗目的。
2.凯格尔运动:除去在医院进行的仪器治疗方式外,还可以在家自行训练,提升盆底肌功能。方法为保持阴道和肛门处于收紧状态,时间5~10秒,然后放松,时间也是5~10秒,如此反复练习,1天可做2~3次,1次持续15~30分钟。
总之,盆底肌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怀孕、分娩等易损伤盆底肌,因此更应格外关注盆底肌功能状态,一旦出现漏尿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和治疗下,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