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身高作为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由于儿童的身高具有不可逆性,且对儿童以后的就业、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一下,影响身高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
众所周知,遗传因素是影响儿童身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遗传决定了身高的发育速度及最后可达到的程度。普遍认为,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父母身高和孩子身高关联性高达70%。当然我们在显示生活中也会发现“父母矮、孩子高”或“父母高、孩子矮”的情况,大部分人身上同时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主要看遗传表现是哪一个。
第二、营养情况
摄入营养素丰富、能量充足的食物是儿童能够良好生长发育的基础。摄入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会减慢骨骼的增长的速度,摄入蛋白质不足会减慢肌肉的增加速度。家长也应尽量搭建均衡膳食结构,保证儿童摄入适量的营养元素和能量。但同时还要避免给孩子吃一些不健康的食品,已满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比如碳酸饮料会影响钙元素在体内的代谢。
第三、睡眠质量
夜晚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睡眠期间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高于觉醒时分泌的生长激素的量,并且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睡眠质量差的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儿童身高发育的重要条件。
第四、运动情况
研究证实,适当的体育运动可刺激机体钙和磷的吸收,可以加速骨矿物质在骨内沉积,从而加速骨骼的生长。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加快儿童的新陈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加快骨组织的生长,适当的运动能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帮助儿童长高。所以,家长和学校应鼓励儿童多参加适宜的活动,例如跳绳、跑步,舞蹈,篮球,足球等,切不能因为学习而牺牲了宝贵的运动时间。
第五、环境和心理因素
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和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过大的生活学习压力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一些研究发现,情绪或心理障碍同样也能影响身高。精神因素还会影响孩子和食欲以及胃肠道和消化吸收能力,生长因此受到限制。
根据“生长发育异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显示,矮小的孩子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容易自卑,情绪不稳定;交往不良及社交退缩现象;对青春期发育的孩子自我意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生活、学习的环境,使他们保持良好精神情绪和心理状态,以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第六、疾病因素
有一些疾病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如慢性咳嗽、消化系统、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异常等,积极地预防治疗为上策。还有一些孩子是患上了矮小症,一定要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通过详细的评估后,医生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身材矮小的原因。在排除病理性因素的前提下,考虑是否可能 存在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这时可以放心观察,保持定期随访。如果检查后明确存在某些疾病因素,那么一定要及时治疗,帮助孩子改善身高,以免错过最佳治疗年龄。
对于孩子的身高家长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锻炼,努力把儿童身高的生长潜力挖掘出来,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才是科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