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岛素是什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也是体内唯一的可以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因此,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
2.注射胰岛素会成瘾,用了就停不下来?
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胰岛素的治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帮助部分患者逆转糖尿病。这类患者,不但能停胰岛素,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善、停口服药都有可能。对于病程较长,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补充注射胰岛素,解除糖毒性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停用胰岛素,仅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治疗。而对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病程很长、胰岛功能已经很差的患者,胰岛素注射可改善血糖控制,改善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就像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一样,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时,我们需要胰岛素来帮我们维持健康。因此打胰岛素不会成瘾。
3.注射胰岛素是不是代表疾病很严重?
有的糖友认为注射胰岛素意味着病情严重,已到了疾病晚期,从而丧失治疗信心。在血糖明显升高、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特殊的病理生理代谢状态时。短期注射胰岛素能快速缓解患者体内的高糖状态,使病人的病情获得较快较好的控制。当高糖毒性解除以后根据病情可以改口服药治疗。就像跑步跑了很长时间,身体极度疲惫,无法再跑了。但经过短暂休息后,又可以继续前进一样。对于部分患者短期胰岛素注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胰岛进行休整,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基础,并不是疾病晚期。
4.能通过口服药控制血糖,尽量不用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需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在围手术期及妊娠等特殊的生理病理过程中也需要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短期胰岛素治疗能帮助更好的恢复胰岛功能,为口服药治疗提供基础。
5.注射胰岛素以后不用吃口服药了?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在于胰岛素的缺乏和胰岛素的抵抗,二者往往同时存在。胰岛素注射能改善胰岛素缺乏,但对胰岛素抵抗和其他引起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作用不明显。并且大量的胰岛素注射会有体重增加,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所用胰岛素的种类仍需要辅助口服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
6.注射胰岛素以后不用控制饮食了?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该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全过程。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合理饮食及运动的基础上,尽量以最小剂量或最少种类的药物来使血糖达标。因药物剂量或种类的增加不但会增加经济负担,也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
7.胰岛素治疗费用很高?
随着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胰岛素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临床患者胰岛素治疗费用较前明显下降,总费用并不比单纯口服降糖药费用显著升高。(具体价钱以患者个体化剂量及病人具体的病情、病程而定)。
8.胰岛素都一样吗?
胰岛素是一类药物的总称,分为很多种,并且他们在临床治疗中的注射时间和作用也是有差别的。胰岛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三类。根据起效时间及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超短效(速效)胰岛素、短效(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糖友一定要清楚自身使用胰岛素的种类及注射时间。
9.糖尿病治疗注射剂都是胰岛素吗?
糖尿病治疗注射剂并不都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的复合制剂。目前其应用方式和胰岛素一样,均是皮下注射。
10.胰岛素只能在腹部注射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版)》推荐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个:1.腹部;2.上臂;3.双侧大腿外侧;4.双侧臀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胰岛素的种类可以选择不同的部位轮换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