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科患者康复期的饮食调整秘诀
2024-07-12 10:01:26
作者:任萍
作者单位:广饶县人民医院
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既漫长又复杂,合理的饮食调整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学的饮食不仅能提供必要的营养素,促进骨骼组织的恢复,还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以下将详细探讨骨科患者康复期的饮食调整秘诀。 一、骨科患者的营养需求骨科患者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优质脂肪等。蛋白质是骨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伤修复和骨骼再生具有重要作用;钙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和利用;优质脂肪则可以为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二、康复期饮食调整原则1.均衡饮食:

骨科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 

2增加钙质摄入:

由于骨骼损伤或疾病,骨科患者对钙质的需求量增加。应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

如牛奶、豆制品、坚果、小鱼干等。同时,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和利用。

3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对创伤修复和骨骼再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骨科患者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禽肉、乳制品等。

4适量补充优质脂肪: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同时,要控制饮食中

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炎症的发生。

5高纤维食物:

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患者,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富含纤维素

的食物有芹菜、韭菜、豆芽等蔬菜,水果和粗粮。

6充足的水分:

骨科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每天应至少喝8杯水(约2000毫升)。

三、分阶段饮食调整

根据骨科术后的愈合情况,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饮食调整侧重点不同。 早期(术后1-3天):

此期患者胃肠道蠕动较差,应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田七瘦肉汤、淮山、 蛋类、鱼类、瘦肉粥等。同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高蛋白饮食,以免造成消化困难和胀气。 中期(术后3天至1个月):

瘀肿大部分已消失,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 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适量增加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动物肝脏等食物,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晚期(术后1个月以上):

此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长,骨折断端也比较稳定,但不够坚固。饮食宜滋补肝肾、补 益气血为主。可选择鸡汤、猪骨汤、养骨汤、鹿筋汤、炖鱼等,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及舒筋活血。同时,注意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

四、饮食调整注意事项

1.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

这些食物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骨科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2.定时定量:

骨科患者应定时定量地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同时,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

全,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

3.避免盲目补钙:

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反而可能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

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

4.控制甜食摄入:

过量食用甜食会导致钙的大量消耗,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会使

体内维生素B1减少,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

5.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中的有害物质会明显影响骨折的愈合,应尽可能减少摄入。

6.尊重患者饮食习惯:

在饮食调整过程中,应照顾到患者的平常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和

适应新的饮食方案。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的康复期饮食调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骨骼组织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科普内容能为骨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