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眠呼吸暂停症的临床表现
(1)夜间症状:打鼾声音很大,常伴有呼吸暂停、气促、汗淋淋醒来等。家人可能会发现患者在睡眠中频繁发生短暂呼吸暂停(通常10秒至1分钟不等),暂停后往往伴有打鼾声、呼吸困难等。
(2)白天症状:由于睡眠质量差,常表现为过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
(3)体格特征:大多数患者为中年男性,超重或肥胖,颈围增大。
2.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危害
(1)心血管系统:低氧血症会加重心脏负担,长期存在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研究显示,中重度SAS患者的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2-4倍。
(2)神经系统:反复缺氧缺睡会损害大脑功能,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下降,工作学习效率低。严重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3)代谢系统:SAS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4)其他并发症:如夜间室性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胃食管反流、性功能障碍等。
3.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治疗
(1)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CPAP是SA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给予持续正压气流,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暂停和低通气。CPAP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日间症状,同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部分患者可能难以适应佩戴面罩等,依从性较差。
(2)其他正压通气疗法:如自动正压通气(A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PAP)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3)口腔内体位治疗装置:通过牵拉下颌前移等方式,使上呼吸道保持通畅。适用于轻中度阻塞性SAS患者。
(4)手术治疗:如腭咽成形术、下颌骨外突术等,主要针对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阻塞性SAS。需评估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5)其他治疗:如减肥、规律作息、避免酗酒等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特定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等辅助手段。
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因人而异,医师会综合考虑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单一或联合治疗。
4.夜间监护措施
(1)家庭监护:家人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如打鼾声很大、呼吸暂停、睡眠质量差等,应及时引导就医。
(2)使用监测设备:可使用睡眠呼吸监测仪、脉搏血氧监测仪等设备,监测患者夜间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变化等,获取客观数据。
(3)保持良好睡眠环境:营造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嘈杂声音、光线干扰,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规范使用CPAP等治疗设备:对于已确诊并使用CPAP等治疗设备的患者,夜间需监测设备使用情况,如压力参数、使用时长等,评估疗效并适时调整参数。
5.日常预防注意事项有哪些?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尽量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控制体重: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仰卧睡眠:采取侧卧睡姿有助于减轻呼吸道受压,降低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
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饮酒和吸烟,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定期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6.结语
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需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避免熬夜、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有助于减轻SAS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夜间监护需要家人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恰当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