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人体中的重要器官,主要用于消化食物,提供能量。对于小儿来说,脾胃的重要性更加明显,直接关系到了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但是,很多小儿在生长过程中都容易出现肠胃脆弱、脾胃不和的情况,也会引起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就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进而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所以,要充分了解小儿脾胃的特点,明确脾胃受损的原因及表现,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日常养护。
小儿脾胃受损的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饮食不节制等。有的家长对育儿知识不够了解,给小儿的饮食安排不科学。可能过多地给小儿食用高营养滋补品,造成小儿脾胃损伤,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另外,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小儿多吃,导致营养过剩,脂肪大量堆积,进而形成肥胖。此外,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放任孩子无节制地吃瓜果、喝冷饮、吃零食,导致孩子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引起脾胃不和和脾胃受损。
小儿脾胃受损的表现
一旦小儿发生脾胃受损,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表现。例如,有的孩子面色焦黄,皮肤干燥起皮,可能是遭受寄生虫或缺少维生素所致的脾胃受损。有的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挑食的情况,即使吃的东西比较多,身体也无法吸收,体型偏瘦。有的孩子嘴唇无光泽,主要是脾胃受损导致五脏六腑血液不通畅,因此嘴唇会无色发白。有的孩子舌苔厚腻,可能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的孩子精神较差,做事模糊,兴趣不足。还有的孩子排便不好,有腹泻或便秘的情况。
小儿脾胃的日常养护
精神调护:古往今来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精神因素与脾胃等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小儿脾胃的日常养护中,应注意精神调护。虽然小儿与成人相比,“七情六欲”相对较少,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关注小儿的精神状态。例如,小儿日常接触到喜欢的人或事物,而一旦长时间离开不见,就会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进而引起胃纳呆滞。所以,要注重小儿的精神调护,用小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调节小儿情绪,改善心情,让小儿心情良好,合理饮食。
饮食调护:饮食调护对于小儿脾胃养护最为重要,一定要注重日常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不宜过早地添加辅食。对于年龄稍大可以自行饮食的小儿,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规律的饮食习惯,保证一日三餐按时、适量,不宜过饥或过饱。平时尽量让孩子少吃零食,不要影响正餐进食。还要注意对小儿的饮食搭配,注重营养均衡,及时纠正孩子挑食的坏毛病,让小儿能够均匀地摄取各种身体所需营养,同时不会过重增加脾胃负担。
饮食卫生:如果日常饮食中不注意卫生情况,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疾病等,进而对脾胃造成损伤。所以,小儿脾胃日常养护离不开饮食卫生的保障。另一方面,小儿如果不注重饮食卫生,就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的途径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引起胃肠疾病和脾胃受损。对此,要特别重视小儿饮食卫生,使用的餐具要定期消毒,食物也要加热做熟之后再食用。还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另外,要注意不让孩子偏食,少吃甘甜、肥腻、生冷的食物,促进脾胃养护。小儿脾胃状态对于小儿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儿脾胃有着独特的特点,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脾胃受损。对此,为了小儿的身体健康,应当进行有效的日常养护,使小儿脾胃健康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