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因为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导致腹部疼痛,尤其是长期饮酒者,更是要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位于腹部深处,以分泌胰液为主,是消化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胰腺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含有丰富的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胰腺可分为腺泡和腺管两部分,腺泡主要分泌消化酶、胰岛素、胰液等物质。腺管则主要分泌胆汁。当胆道疾病或胆道蛔虫等刺激时,就会导致胆管、胰管阻塞。一旦胆汁和胰液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引发胰腺自身消化,从而引起胰腺炎症。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然发作,且疼痛剧烈。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道系统疾病、暴饮暴食、酗酒以及胆道蛔虫有关。在发病初期,患者会有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且向腰背部放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出汗、面色苍白等,常被误诊为急腹症。若病情持续进展,疼痛症状则会逐渐缓解。由于发病时患者会有剧烈的腹痛表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上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喝酒;尽量避免服用对胰腺有刺激性的药物;当出现腹痛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若因病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一般发病年龄较轻,约90%的患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度的上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1.腹痛: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常会出现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若伴有持续性加重的腹痛,则应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复发;2.上腹部压痛:表现为患者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还伴有明显的压痛,有时还可触及到肿大的胰腺;3.恶心、呕吐:多发生于餐后2小时内,可为间歇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呕吐;4.消化道出血:若患者在发病前曾有过暴饮暴食史或大量饮酒史,则应警惕出血倾向。此外,还可伴有黑便、呕血等症状;5.黄疸:若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结石病史,则应考虑到有可能是由于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复发。
胰腺损伤
当胰腺出现损伤时,胰液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等成分渗透至胰管内,引起胰腺水肿,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胰腺炎的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以卧床休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胰腺、促进胰腺血液循环和胰液分泌为主要原则。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手术或腹腔穿刺放液等方式缓解症状。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如有长期饮酒习惯者应注意戒酒,以免造成肝脏损伤。如果发生胰腺炎的急性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平时要注意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果出现明显的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情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