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胃病的元凶之——幽门螺杆菌的防治知识科普
2024-07-03 16:36:12
作者:黄碧凤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
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一些被称为“细菌”的微小生物,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如果当某些细菌在不适宜的环境中过度繁殖时,则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幽门螺杆菌就是这样的特殊细菌之一,它是一种主要寄居在我们的胃部的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都有密切关联。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这一胃中隐秘的敌人,更好地保护胃部健康。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他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在人体胃内长期生存并繁殖。这种细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它不能在完全的有氧环境中生存,也不可以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存活。科学家在1983年,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这种细菌,且证实了它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     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产生以下危害:

1.口臭严重:如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就会分解口腔内的尿素,并产生具有特殊臭味的硫化物,进而导致口臭及口腔异味等表现。

2.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一个主要致病菌,如果长期感染则可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甚至会引发萎缩性胃炎等严重病变。

3.消化性溃疡: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对胃黏膜屏障造成损伤,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从而引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4.增加胃癌发病风险: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胃癌,但如果长期感染则可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有研究统计,约80%的胃癌患者都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播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1.粪口传播:感染者的粪便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注意卫生,便后未洗手,则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口中。

2.口口传播:如果和感染者一起吃饭、接吻、口对口喂食等行为,或者使用不洁餐具,也都可能被感染幽门螺杆菌。

3.医源性传播:在做胃镜、喉镜等侵入性检查时,如果检查仪器清洁、消毒不彻底,也会传播幽门螺杆菌。

四、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摄入未煮熟的食物和未经处理的饮用水;最好是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胃黏膜损伤;还要保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和过度劳累。

2.注意个人卫生:每天要勤洗手、勤刷牙、勤漱口;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在聚餐时应该使用公筷,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3.定期体检:大家要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如有异常,也可以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五、如果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如何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您或家人,应该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胃部健康,具体如下:

1.饮食调理:不要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浓茶、咖啡、辛辣食品等;一定要坚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减轻胃部负担。

2.情绪管理: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劳逸结合,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药物治疗:要根据医生建议,来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可起到杀菌、抑酸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疗程和用药剂量,不可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产生耐药性。

4.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如难治性溃疡、胃息肉、胃肿瘤等,可考虑通过手术治疗来切除病变组织;具体的手术方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总而言之,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多种胃病的一个重要元凶,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了解其传播途径和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分餐制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感染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用的科普知识,让我们共同关注胃部健康,远离幽门螺杆菌的侵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