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的朋友注意啦!这些中医保健法,赶快收藏起来!
2024-07-12 09:49:41
作者:鲁登桃
作者单位:慈利县中医医院
高血压是指患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疾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可累及全身动脉血管、心、脑、肾脏等脏器,引发脑卒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慢性肾衰竭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被人称作“无声的杀手”。本文从中医角度为高血压的朋友介绍一些保健方法,赶快收藏起来吧!

1.中医眼中的高血压

高血压为西医医学病名,在中医理论中不存在高血压这一名词的疾病,但是鉴于高血压患者头晕、头痛症状,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头痛”和“眩晕”两症。“头痛”最早见于《素问·风论》,在其中头痛又称为“脑风”,认为外感、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关于“眩晕”最早的描述见于《内经》,认为眩晕的发生与五脏之一的肝脏密切相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认为肝脏五行属木,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当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影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头脑供养不足,引发眩晕症状,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还认为眩晕的发生与风火痰虚瘀有关,除了与肝脏相关外与心肾脾密切相关。患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或后天忧思劳倦,最终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

2.高血压的中医保健法

(1)饮食保健法: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生活常见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饮食逐渐改善。《黄帝内经》也曾强调了饮食应有节制、五味应该调和,各种食物性味不同,不同体质的人适宜的饮食也不相同,针对性地选择更适宜的食物可以更好地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根据中医理论指导,高血压患者应清淡饮食,不适宜过度进食肥甘厚味,即高热量、高糖分、过甜、过咸、味道浓郁的食物,如各种肉制品、精致点心、饮料等。适宜进食低盐低脂且富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瘦肉等。保证每日摄取足量的维生素,如芹菜、菠菜、黄瓜等。适当进食绿豆、冬瓜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有缓解高血压症状的作用。患者可以进食山楂粥、莲子糯米粥、绿豆海带粥、荷叶粥、醋泡花生米等,具有改善高血压症状、调理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的作用。

(2)运动保健法:高血压患者应在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适量运动,以控制血压、改善身体状态。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顺畅、增强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进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病。但是中医强调运动应适度,过度则损耗气血不利于身体健康。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强度适中,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进而达到控制血压的作用。

(3)情志保健法:中医认为情志对于人体的健康有影响,突然的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承受范围且不能良好的自我调节时,则会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应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中,尽量保证平和乐观的心态,通过培养个人兴趣爱好、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与他人多沟通等方式驱散不良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如可以学习绘画、听轻音乐、旅游等。

(4)按摩保健法:穴位按摩选取百会、太阳、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每晚睡前按摩1次,每次20分钟;搓揉耳廓,每天以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住双耳耳轮,从耳垂至耳尖搓揉耳廓8~16次,以助降压。

(5)其他: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保证睡眠,起居行动符合季节变化,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应晚睡早起,多在庭院内散步有利于气的生发;夏季日长夜短,人们应顺应阳气变化,睡得比春季更晚一些,起得比春季更早一些,并在避暑的同时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秋季阳气渐收,人们应早睡早起;冬季万物蛰藏,人们应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早睡晚起,在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最好。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治病求本,标本缓急”,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引发高血压的原发疾病外,还应控制疾病症状,避免血压波动、疾病发展引发严重后果,同时通过中医保健方法,在生活中从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进行自我保健,促进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