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就是羊水进入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中,因为羊水中有胎脂、上皮细胞等有形物质,既可以直接阻塞血管,又可以作为强凝物质,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一旦发生羊水栓塞,即使积极地抢救,仍然死亡率十分高,产妇的死亡率可高达80%。
羊水栓塞为何如此凶险?
羊水栓塞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据文献报道,羊水栓塞发生率为八千到八万分之一;一旦发生1/3患者猝死于半小时内,1/3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1/3幸存者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障碍,肾衰;同时胎儿死亡率高达50%以上。羊水栓塞发生发展迅速,孕妇有时只是叹了一口气,轻轻咳嗽了一声,心脏就骤然停跳了;而慢性的栓塞,在临床上有时表现得并不典型,有的只是出血,并没有呼吸急促,临床医生也很难判定。
羊水栓塞的原因
羊水栓塞症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等,经由胎盘的静脉进入母体的血液中而造成的。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会排便、排尿了,而这些杂质与废物一旦随着羊水通过子宫创口进入到产妇的血液,便会流到肺部,阻塞肺部的血管,使得肺脏无法得到血液的供应而造成肺脏功能失效。除了肺部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外,也会阻碍心脏机能,因此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面色发青、血压下降、休克、心脏衰竭、四肢痉挛,甚至会出现血崩的现象。这些废物流到心脏,便会导致心脏骤停甚至衰竭,致使孕妇休克;还会引起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急性肾衰竭。此外羊水中还有影响凝血的物质,会使部分产妇出现阴道、皮肤、胃肠道及尿道出血等,而且这种出血还很难凝固。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和休克:在分娩过程中 尤其是刚破膜不久,产妇突感寒战,出现呛咳,烦躁,恶心,呕吐,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 昏迷等 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2.心血管功能受损:羊水栓塞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悸等心血管功能障碍。
3.神经系统障碍:羊水栓塞也常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如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
羊水栓塞的高危人群
1.高龄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的就属于高龄产妇,她们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在分娩时需要更严密的观察,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必要时转为剖宫产。
2.生产次数多的产妇:生产的胎数越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概率越高。
3.胎盘早剥的产妇:胎儿娩出前,胎盘就从子宫壁上剥离的情况叫胎盘早剥。它会损伤子宫壁的血管,使羊水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羊水栓塞。
4.有胎儿窘迫的情况:发生羊水栓塞的概率也比较高。因为胎儿发生窘迫时,羊水内常有胎便,此时产痛通常都很强烈,较易发生羊水栓塞。
5.有子宫张力过高的情况:胎儿过大、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不规范使用催产素等情况都可造成子宫张力过高,使血管发生破裂。
如何预防羊水栓塞?
1.选择正规、设备齐全的医院进行生产。羊水栓塞的出现都是无法预测、突然发生的,如果医护人员的经验足、医院设备齐全,就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2.定时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B超检查,可以诊断出胎盘位置等异常。产检可及早发现高血压及其他异常,可积极的进行治疗,避免意外发生。
3.高龄产妇、早产、胎膜早破、子宫发育不良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要更高一些,这些产妇一定要积极治疗。怀孕后期禁止同房,避免过度挤压子宫。
4.及时反映不适,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感觉,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及早全力处理。产妇应该积极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减弱子宫收缩,以防子宫破裂。
5.关注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产妇及家属需密切观察顺产或剖宫产术后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以及引流出尿液的颜色。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流出血液不凝固,肉眼血尿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