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指肾功能长期受损,不能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最终导致体内毒素积聚、水肿、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变化。肾功能不全衰竭期,这时期的饮食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治疗肾衰竭的过程中,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一、肾衰竭患者为何需要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构成肌肉、骨骼、血液、内脏等重要组织的必要营养素,也是合成体内酶、激素、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的原料。在肾衰竭患者身体机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适当的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保护肌肉组织,维持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同时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肾衰竭患者如何摄入蛋白质
(一)选择易消化的、高质量的蛋白质。肾衰竭患者消化和吸收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应该选择易消化的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如动物肉类、鱼类、蛋类、乳制品等。
(二)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肾衰竭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肾功能情况,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来说,轻度肾衰竭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每天0.8克/千克左右,而重度肾衰竭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0.6克/千克左右。此外,应该分多次进食,每天分为3~4次,保证摄入的蛋白质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
三、肾衰竭患者的四个饮食误区
(一)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患者不吃盐少喝水。由于大家都知道水、盐与水肿直接相关,所以许多患者对吃盐饮水特别注意,造成“恐盐”“恐水”的心理,甚至不吃盐,结果适得其反。限盐限水对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的缓慢肾衰患者是必要的,以免造成过多水钠潴留,水肿加剧和高血压等。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应限制水和盐。
(二)素食有利于病况的好转。缓慢肾衰竭患者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要适当操控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如豆浆和豆腐等豆类及豆成品,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操控,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可根据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计。
(三))饥饿疗法缓慢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饥饿疗法并不能维护慢性肾衰竭的肾功能,只会使原本的病况雪上加霜,缓慢肾衰患者切不可“以身试法。”临床大夫在强调优质低蛋白饮食的一起,还须保证日常饮食中足够热量的供给,即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能量供应,减少内源性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减轻氮质血症。
(四)多喝骨头汤会对身体有优点。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食用后造成磷在体内蓄积,会加剧高磷血症。实践证明,喝骨头汤不但改进不了钙缺乏,而且会由于血磷升高而加速肾功能损害。而低磷饮食可延缓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痛等,因此慢性肾衰竭患者宜低磷饮食。
四、肾衰竭的饮食原则
(一)适当的蛋白质摄入;(二)摄入足够的热量;(三)注意操控水分与盐分(钠)的摄入;(四)避免含高钾及高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