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新生儿肺炎的"验血密码":血常规结果怎么看?
2024-07-12 10:05:34
作者:谭雄英
作者单位:广西全州县妇幼保健院
1.前言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肺炎病死率的关键。血常规检查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新生儿肺炎的概述

新生儿肺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根据感染的时间和方式,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鼻翼扇动等。

3.新生儿肺炎的血常规项目有哪些?

白细胞计数(WBC):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感染情况。WBC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炎症、应激反应等;WBC降低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感染、骨髓抑制等。

红细胞计数(RBC):反映机体的造血功能和氧输送能力。RBC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出血等。

血红蛋白(Hb):反映机体的氧输送能力。Hb水平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出血等。

血小板计数(PLT):反映机体的凝血功能。PLT降低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主要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反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炎症等。

淋巴细胞(Lymphocytes):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

3.血常规项目的特征有哪些?

3.1白细胞计数(WBC)

新生儿肺炎时,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应激反应,提示可能存在感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新生儿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因此不能单凭白细胞计数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3.2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细胞,新生儿肺炎时,中性粒细胞常常升高。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比例为40%-70%,若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0%,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此外,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如出现中毒颗粒、空泡等,也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

3.3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新生儿肺炎时,淋巴细胞比例常常降低。正常新生儿淋巴细胞比例为20%-40%,若淋巴细胞比例低于20%,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3.4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是反映机体氧输送能力的重要指标。新生儿肺炎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常常降低,这是由于感染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和生成减少所致。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贫血。

3.5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感染可以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特别是在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时,血小板计数可能显著减少。

4.新生儿肺炎的其他诊断方法有哪些?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重要方法,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肺部的炎症、渗出、实变等病变,胸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痰液培养:痰液培养是通过采集新生儿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痰液培养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新生儿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

5.监测与随访

通过血常规结果的监测,可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恢复至正常范围,提示感染控制良好。随访过程中血常规的动态变化也是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

5.总结

血常规检查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新生儿的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家长应重视新生儿的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新生儿肺炎的血常规检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