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生活管理
1.姿势的调整
预防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就是日常保持良好的站姿及坐姿。在站立时,应收腹挺胸,双脚和肩同宽,避免长时间用单脚站立或者倾斜站立。在坐着时,要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尽量在腰部放一个小枕头对腰部进行支撑,并保持自然的腰部曲度,避免低头或弯腰的时间过长。另外要避免以一种姿势保持较长时间,坐着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以此让腰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得以缓解。
2.卧床休息
如果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急性发作期,则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导致疼痛加剧。卧床以硬板床为主,并适当在腰部垫上轻薄的垫子,以保持腰部的曲度。但是要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卧床,应定期翻身及活动四肢,以防导致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3.避免高强度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处于相对平稳期的患者日常要避免进行高强度运动,比如搬运重物或者反复做弯腰的动作等,以免导致腰部症状加重。同时要注意做好腰部的保暖,寒冷可能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导致加剧疼痛。
二、康复锻炼
1.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之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让腰椎稳定性得到改善。一般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式比如有五点支撑、小燕飞等。但是锻炼要循序渐进,由简单的伸展运动开始,并根据腰椎的情况,适时增加锻炼的强度及难度。
2.恢复期练习
在恢复期,患者可以开展一些更复杂的练习,比如体后伸、体前屈、体侧弯、提髋及后伸腿等,从而让腰部肌肉力量及柔韧性得以增强。每次练习时间要适宜,根据身体耐受度来确定,避免时间过长导致出现过度劳累,在练习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
3.其他锻炼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有益的锻炼方式,比如游泳或者瑜伽等。游泳可以基于水的浮力而减轻腰部负担,同时能让全身肌肉得到锻炼;瑜伽的某些动作可以对背部肌肉进行拉伸及强化,比如下犬式等,以此缓解腰部的紧张情况。
三、饮食调理
1.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
维生素及矿物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成分,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类等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以此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增加蛋白质及钙的补充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进行修复的重要物质,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增加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摄入,比如鱼、瘦肉等,以此促进腰部组织的修复及再生。而钙是骨骼的重要构成成分,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适当补充钙质,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一般补钙食物有豆制品、奶制品、海带等。
3.控制脂肪及糖分的摄入
脂肪及糖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肥胖,这也会加重腰椎的负担。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控制脂肪及糖分的摄入,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和甜食。
四、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疼痛及不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从精神上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五、预防复发
1.定期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复查,以便了解病情的变化及康复进度,并且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及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2.做好腰部保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要保护好腰部,以免腰部受到意外伤害而导致疾病再次复发。比如在运动时,要先做好热身,以免突然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及保健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并促进康复,从而尽早恢复腰部活力,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