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我想喝水”,“再不给我喝水,我就要死啦”......重症监护室经常能听到患者向医护人员索要喝水的对话。口唇干燥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症状,口干令人难受。有报道指出,重症监护室患者口干的发生率高,口干使大多数患者口腔舒适度降低,强烈持续性的口干使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疾病的康复。经常有家属觉得医护人员怠慢了患者,连一口水都不舍得给患者喝,但事实真的是喝水就能解决的问题么?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患者口干症状的发生原因。
口干的危害
重症监护室经常看到患者嘴唇干裂、有痂皮,口干症状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导致疼痛、吞咽困难、脱水等。口腔微环境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并对患者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口干症状得不到改善时,随着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降低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他们会全盘否定所有的治疗。口干的感觉非常难受,患者也希望医护人员帮忙解决。
患者口干的影响因素
1.生理、心理因素:有报道指出,年龄越大,口干症状的发生率越低;年龄越小,口干症状的概率越高。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的敏感性降低,对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和液体容量改变反应不敏感,口干症状不明显。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年龄与患者口干的发生并无相关性,还需进一步探讨。重症监护室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体内抗胆碱能机制被激活,唾液流速下降,进而引起患者口干。经鼻呼吸是人类的正常呼吸形态,然而,张口呼吸使鼻腔失去原来的通气功能,导致口腔不能闭合,水分迅速丢失,使患者容易产生口干;此外,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体差异也会对口干有影响。往往配合度高、心理承受能力强和身体适应力好的患者,对口干的耐受力更高。像平时喝水较多的患者,对水的需求就会比较强烈;经常抽烟、喝酒的患者也更加容易口干,因为酒精会刺激肾脏过滤,导致排尿增多。
2.疾病及治疗因素:目前很多疾病和口干症状有关,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口干症状越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利尿频繁,容易出现口干;甲亢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代谢速度快,水分消耗多,患者容易出现口干;因疾病因素影响,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重症监护室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出血患者因体液丢失过多无法迅速补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症状。腹部外伤患者,血管内容量不足,也会引起口干,此时喝水不但不解渴,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经口气管插管、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口干较明显,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不能闭合,机械通气时分钟通气量大,口腔内水分蒸发,口咽干燥;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水分不断丢失,增加口干的风险。患者因长期禁饮、禁食,唾液分泌减少,补液不足,液体负平衡,限制液体摄入等因素,也会引起口干症状。
3.药物因素:麻醉药抑制交感神经,使血容量扩张,引发低血容量而致口干。使用利尿剂患者,渗透压增加,会有大量尿液排出,体内液体丢失,水电解质平衡改变,也容易出现口干;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口渴中枢,中枢兴奋引起口干;患者在治疗中使用抗胆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降压药等也是引起口干症状的高危因素。
4.环境因素: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引起口干的原因之一,重症监护室患者长时间在层流病房环境中,长时间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就会出现不显性失水增加,导致皮肤口腔黏膜干燥,进而导致口干。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口干症状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疾病并非喝水就能解决。口干症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疾病治疗,常常需要限制液体入量。我们应及时识别患者发生口干症状的原因,能为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