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血液净化?这些知识大家要了解
简单来说,血液净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人体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异常物质等去除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具体分析如下:
1.1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从而达到血液净化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 血液灌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与固态吸附剂接触,以吸附方式清除体内代谢物以及外源性药物、毒物等,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以达到治疗目的。 血浆置换:将患者的血浆与替新鲜浆或置换液替换,去除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如抗体、免疫复合物等。 1.2治疗效果
经过血液净化能够代替部分肾功能,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能够调节酸碱平衡和代谢紊乱现象,并且还可以减轻心力衰竭的心脏负荷,减轻缓解高度水肿症状。
1.3适用范围
慢性肾衰、尿毒症、急性中毒、药物中毒和毒物中毒等。
2、血液净化后该如何护理呢?
2.1穿刺护理
血液净化后穿刺部位需要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压迫,以防止出血。护理中要注意确保绷带固定适宜,不能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而且穿刺部位需要定期换药和消毒,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预防感染。
2.2合理饮食
饮食管理是血液净化患者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要根据医嘱调整摄入量,尤其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生活中应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肉、鸡蛋,同时在饮食管理中要避免食用高钾食物,以防对心脏造成负担,如香蕉、橙子等。
2.3观察和记录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还有透析液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确保透析过程顺利进行。如发现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有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2.4体重管理
需要长期血液净化的患者,如尿毒症患者应严格控制体重增长,避免水分和盐分的过多摄入,以免治疗期间出现水肿或其他不适。治疗期间最好不超过三公斤,因为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负担,反而会加剧病情。
2.5血管通路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部分,血液净化过程中血管通路发生凝血或者损坏时应尽快就医处理,切记不可自行处理。同时患者要注意正确护理管路,及时更换敷料,以避免发生感染现象。
2.6预防感染
感染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净化护理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且日常洗澡时要注意保护穿刺部位,防止受潮。
2.7避免过度活动
在进行血液净化后的短期内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管通路的通畅,并且运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走动,这样可以预防便秘。
2.8生活护理
在生活护理中要保持病房清洁、安静、舒适,确保通风良好,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患者日常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护理,如洗手、刷牙、洗脸、洗澡等,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2.9心理护理
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因疾病和治疗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护理中应重视健康教育,使得患者了解血液净化的优势以及临床效果,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血液净化后的护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治疗效果并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