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病的发生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饮食失调及素有旧疾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精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其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同时应将顾护脾胃的理念贯穿治疗的始终,以期运脾健胃,调畅腑气机,确保气血生化有源。黄帝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古人很早就清楚过度依赖药物治疗会损伤人体正气,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故膳食调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而我们的中医食疗不仅可以辅助抗肿瘤治理,还可以调养肿瘤患者体质、改善肿瘤疾病的预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预防肿瘤的复发。肿瘤中医食疗和药疗一样,宜根据不同的证型,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证辨证施食,下面举例说明:
(一)气郁痰瘀型:除痰散结法配膳。证见:胸闷脘腹胀满,或胀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舌质暗隐紫,舌苔薄逆,脉炫。可服用紫菜牡蛎汤。牡蛎肉、蘑菇各200克,紫菜50克,陈皮10g。锅中加适量清水烧沸,倒入蘑菇片、陈皮、姜片煮20分钟,加入牡蛎肉、紫菜煮熟,加入香油、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二)热毒炽盛型:清热解毒法配膳。证见:高热烦扰、口燥咽干,便秘尿黄,或者种出血,或者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可选用夏枯草猪肉汤,绿豆雪梨饮等。夏枯草15克,猪瘦肉70克,香菜段少许,料酒、酱油各10克.淀粉、盐适量。夏枯草加水煎煮20分钟,滤渣取汁后,将药汁重新倒入锅中,猪瘦肉切片,用料酒、酱油和淀粉上浆,下入煮沸的锅中,撒上香菜段少许即可,每日分两次食用,吃肉喝汤,连食数日。
(三)湿热郁毒型:利湿解毒法配方。证见:时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口苦,身黄,目黄,尿黄,苔黄腻,脉炫滑或滑数。可选白术田螺兔肉汤。白术20克,兔肉250克,大田螺肉50克,料酒、姜葱各10克,盐3克,素油15克,水豆粉15克。下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姜葱爆锅,加入清水烧沸,下入水豆粉挂了浆的兔肉片,田螺片、料酒、白术片、盐煮25分钟。每日一次,每次吃兔肉50~80g,佐餐食用。
(四)瘀毒内阻型:活血化瘀散结法配方。证见:疼痛如针刺,固定,拒按,夜间加重,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紫斑、紫癜,可选用田七炖鸡汤,凡正气不足可配补益类食物扶助正气,体壮邪盛可配合理气类食物。母鸡肉洗净切块加入清水1000克,烧开后去浮沫,加入生姜、料酒、小火炖至鸡肉熟烂,再加入田七15克,红枣10枚,龙眼肉一汤匙。盐少许,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五)气血、气阴两虚型:扶正补虚法配善。证见:气短、声低、乏力、懒言、神疲乏力、活动后加重,头晕目眩,舌淡嫩,脉虚弱,可选人参乌鸡汤或虫草水鸭汤。水鸭一只300~400克,冬虫夏草10克,山药干60克,枣干20克。鸭肉、冬虫夏草、山药干、枣干洗净,放入瓦锅内,加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鸭肉料熟,调味服用。
可见中医食疗作为重要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既能保证肿瘤患者得足够的营养,又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患者体质,并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合理应用中医食疗,往往可以获得一举多得效果,值得重视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