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超声波:看见肝硬化的早期迹象
2024-07-09 15:51:12
作者:李立平
作者单位: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在医学的浩瀚宇宙中,每一种疾病的早期发现都是一场生命的较量。肝硬化,这一潜伏在肝脏深处的隐形杀手,其早期迹象往往难以捉摸。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波诊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肝硬化的神秘面纱。

一、肝硬化及其早期症状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由多种慢性肝病逐渐发展而来。其主要特征为肝脏组织广泛纤维化、假小叶形成以及肝内外血管结构的改变。疾病发展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在代偿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肝功能尚能维持基本正常;而一旦进入失代偿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水、出血、黄疸和肝性脑病逐渐显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二、超声波技术简介

超声波作为一种无创、无痛、操作简便的医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与反射特性,通过向体内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声信号,分析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判断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主要通过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边缘、回声情况,以及脾脏大小、腹水情况等,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特别是B型超声波(辉度调制型),能直观显示肝脏切面图像,为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三、超声波如何看见肝硬化的早期迹象

1.肝脏形态与大小的变化:早期肝硬化在超声波图像上可表现为肝脏形态和大小的变化。正常肝脏呈楔形,质地均匀,表面光滑。而肝硬化早期,肝脏可能出现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光滑,甚至呈波浪状或锯齿状。长轴切面显示肝右叶可能变小,肝左叶与右叶的比例失调,这些都是肝硬化早期的典型征象。

2.肝脏回声的改变:肝脏回声的增强和增粗也是肝硬化早期的重要超声表现。正常肝脏的回声均匀,而当肝脏发生纤维化时,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回声变得粗糙、不均匀,甚至出现结节样改变。这种回声的增强和增粗,提示肝脏内部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肝硬化的早期信号。

3.门静脉系统的变化: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使得门静脉压力升高。这种情况表现为门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加快,并可能导致脾静脉和脾门静脉扩张,使脾脏充血肿大,进一步加剧门静脉高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这些变化,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脾脏与腹水的变化:在超声检查中,可以发现脾脏的长径和宽径均超过正常范围,提示脾脏充血肿大。腹水则表现为腹腔内的液性暗区,超声波能够准确测量腹水的量,并评估其对病情的影响。腹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硬化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得水分从血管渗出到腹腔积聚。

5.胆囊壁的变化:虽然胆囊壁的变化不是肝硬化特有的表现,但在某些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胆囊壁增厚的情况。这可能与肝硬化引起的胆汁淤积有关,胆囊需要更多的收缩和分泌以帮助排出胆汁,从而导致胆囊壁变厚。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壁的变化,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四、如何结合超声波与其他检查手段?

虽然超声检查在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灵敏度并非百分之百。特别是对于极早期的肝硬化患者,超声波图像可能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肝硬化的诊断通常通过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来评估肝功能,包括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转氨酶和白蛋白等指标。此外,肝脏弹性测定(FibroScan)是无创技术,通过测量肝脏弹性评估纤维化程度,对早期肝硬化诊断具有高准确性。对于超声波未能发现的微小病变,CT与MRI检查能提供更精确的肝脏内部结构显示,尤其适用于疑似肝硬化但超声波未见异常的患者。肝穿刺活检作为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因其有创性,通常仅在非侵入性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时才考虑使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