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开放,育龄期女性中超重、肥胖、高龄者日益增多。在怀孕的那一刻起,孕妈妈就变成了全家人重点关注的“大熊猫”,整个孕期各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导致体重快速增加,超过正常上限。妊娠期增重过多将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高血压、巨大儿等疾病的发生率,最终增加难产、产伤、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因此,妊娠期的体重管理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孕期体重增长不合理的危害
妊娠期体重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孕妇在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然而,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或不足都可能对母胎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妊娠期增重过多不仅会对母亲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胎儿造成潜在的危害。妊娠期增重过多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较高的体重增加会使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妊娠糖尿病不仅会导致孕妇分娩时的并发症增加,还可能引发胎儿在出生后的代谢问题。另外,孕期增重过多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甚至子痫,对母婴的安全构成威胁。高血压影响胎盘供血,可能导致胎盘早剥和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妊娠期增重过多的孕妇更容易导致婴儿体重过高,即巨大儿。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产伤等问题,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同时也可能使新生儿今后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的妇女在产后较难恢复到孕前体重,长期的体重过高会增加肥胖以及由此带来的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孕期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1.调节饮食。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在孕期尤其需要更多的优质蛋白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应适当增加瘦肉、鱼、蛋、乳制品、豆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保证1~2份的摄入量即可。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孕妇每天需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维持身体能量。应该选择全谷物、糙米、燕麦等复杂碳水化合物,减少白米饭、白面包等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必需脂肪酸对胎儿脑部和视网膜的发育至关重要。孕妇应增加对亚麻籽油、深海鱼油、核桃等健康脂肪酸的摄入,但要控制总脂肪的量,尽量避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孕妇需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可以通过摄取新鲜的蔬菜、低糖水果、坚果、种子等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孕妇的胃肠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现象。在默认每天三餐的基础上,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一餐。控制每次进食的量,确保饮食均匀分布,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体重过快增加。早餐不仅有助于恢复夜间消耗的能量,也为一天的营养打下基础。应尽量吃得丰富、均衡,可以选择燕麦、全谷物面包、奶酪、鸡蛋、新鲜水果等。晚餐避免过于丰盛和油腻,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汤、清蒸鱼、煮蔬菜等,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适当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孕妇在分娩时更有耐力,减少产程的时间和难度。运动能够帮助减缓孕期常见的不适症状,如腰酸背痛、便秘和水肿。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改善情绪,减少孕期抑郁和焦虑。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调节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身体恢复能力。规律的运动能够使孕妇对身体形象和健康状况更具掌控感和自信心。孕期的运动应以安全、适度、适应性的原则进行,以下几个运动类型通常被认为是安全且有益的。(1)步行:步行是一种安全且简单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体力从慢步走到快步走,不同阶段进行调整。(2)孕妇瑜伽:专为孕妇设计的瑜伽包括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和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孕妇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疼痛。(3)轻度力量训练: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尤其是背部和腹部肌肉,有助于支撑逐渐增大的子宫,缓解腰背疼痛。
3.保持规律作息。孕期是女性特殊而重要的时期,为了保障母婴健康,科学管理体重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孕妇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计划。建议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固定上下床的时间,以形成生物钟。长时间熬夜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孕妇应尽量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从而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午休是缓解孕期疲劳的有效方法。建议孕妇在午餐后进行20~30分钟的午休,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规律的产检。如出现体重过快增长的情况,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