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住院的时候,常常听医护人员说要清淡饮食,清淡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要全面吃素吗?清淡要白水煮吗?它的意思可不是让你顿顿清粥配青菜哦!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指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将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盐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多地使用辛辣调味品。
今天我们就简单而具体地说说什么是清淡饮食。
1.少油
油炸、油煎食物口感好,香味足,但吃太多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久而久之慢性疾病就悄悄找上门来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25~30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家用的老式瓷勺子(长12.6cm,宽4.6cm),2~3勺就差不多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带有刻度的油壶,这样更好控制。
2. 少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不同年龄人群的推荐量也各有不同:1岁以内,不常规添加食盐;2-3岁,每天不超过2克;4-6岁,每天不超过3克;7-10岁,每天不超过4克;11-64岁,每天不超过6克;65岁及以上,每天不超过5克。
3.少糖
添加糖是日常做饭时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等蔗糖,还有甜点果汁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老式瓷勺子约2勺)。食用大量添加糖会刺激胰岛素水平急速上升,从而加快脂肪合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味食品,因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甜蜜的陷阱。
橙汁:一瓶(480ml)约48g糖
红牛:一听(250ml)约27g糖
可乐:一瓶(590ml)约65g糖
巧克力奶昔:一杯(300ml)约111g糖
70%黑巧克力:100克约30g糖
6片奥利奥:约40g糖
一颗汤圆:约30g糖
4.少辣
辣是一种通过刺激味蕾产生的痛觉,舌头尚且有些承受不住,何况是更加娇弱的肠胃。过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统,让人遭受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影响身体的代谢。辛辣还会刺激食欲,使我们吃得更多,再加上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在胃肠停留更长的时间,不仅增加胃肠负担,还促进脂肪堆积。
5.多样化
清淡饮食,很多人以为就是要顿顿吃清粥,这样才清淡。顿顿吃清粥,确实做到了“少油、少盐、少糖、少辣”,但却忘记了“膳食平衡、营养合理”,也就是食物多样化的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确指出,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所以,清淡饮食并不是让你不吃肉只吃素。
吃肉可多瘦少肥,每天摄入畜禽肉40~75克。猪、牛、羊等红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瘦肉能补铁,适合有贫血问题的人食用。与畜肉相比,鱼、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这类疾病的人吃肉应首选鱼、禽肉。
素食人群可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它们是植物性优质蛋白质,可每天吃200克豆腐或100克豆制品。此外,还要搭配1个鸡蛋、1杯牛奶。这种以低脂肪的植物蛋白质为主,搭配非高脂肪的动物蛋白质的摄食方法,经济实惠且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