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创伤弧菌:海洋中的隐形杀手
2024-07-31 16:52:01
作者:李想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海洋沙滩的隐秘威胁

在炎炎夏日,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海浪轻拂岸边,人们沉醉于这份宁静与惬意。然而,在这宁静背后,潜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致命威胁——创伤弧菌。这种细菌虽名不见经传,却拥有令人胆寒的威力。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创伤弧菌,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潜在的致命风险。

案例剖析:一位患者自诉一周前曾在海边游玩,3天后开始出现双下肢肿胀,皮肤发红,小腿皮肤溃烂、渗液,伴疼痛不适。外科检查显示双下肢红肿,双小腿及双足部皮肤潮红,皮温高,左小腿可见多处皮肤溃烂,深达皮下,少许坏死组织,渗液,伴少许脓性分泌物,触痛,局部水泡形成,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触诊不明显,双下肢活动尚可。经分泌物细菌培养,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

什么是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嗜温的条件致病性革兰阴性菌,隶属于弧菌属,与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并称人类健康的三大“瘟神”。创伤弧菌主要生活在海水、海底沉积物或寄生于海洋生物(虾、蟹、蚌、牡蛎)体内。有鞭毛,无芽孢,需氧和厌氧均能生长。水温低于17℃难以生长。镜下呈逗点状、直棒状或球粒状。根据其致病性不同,可分为1、2和3三种生物型,其中1型是人类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创伤弧菌被称为“食肉菌”,是致死率极高的致病性弧菌。

创伤弧菌的感染途径

创伤弧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皮肤伤口感染,如在海边游玩时不慎划伤皮肤,或在处理海鲜时被刺伤;二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海鲜,尤其是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海鲜。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感染,如患有慢性肝病、长期嗜酒、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1.皮肤红肿与疼痛:感染部位红肿疼痛,如同被火焰炙烤,提示细菌在皮肤组织内繁殖引起肌肉坏死,感染者有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2.发热与寒战:身体试图通过提高体温对抗感染,患者体温骤升,伴随寒战,仿佛置身冰火两重天。

3.恶心与呕吐: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这是由于细菌侵入胃肠道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

4.败血症与休克:如果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创伤弧菌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和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迅速陷入生命危险的边缘。

创伤弧菌感染的诊断

创伤弧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因此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诊断过程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培养检出创伤弧菌)以及细菌培养结果。

创伤弧菌感染的治疗

面对创伤弧菌感染,及时和彻底的治疗至关重要。一旦发现伤口有异常,应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自己的伤口可能接触到了海水或食用了海鲜。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可能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治疗期间,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帮助身体尽快康复。

预防措施

了解创伤弧菌感染的典型临床特征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在享受海滩和美食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保护皮肤:在海边游玩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不必要的划伤。可以使用防水创可贴等保护措施,减少伤口接触海水的机会。

2.清洁工具:处理海鲜时,要确保工具和手部的清洁,避免被刺伤。使用消毒液清洗刀具和手部,减少细菌的传播。

3.煮熟海鲜:食用海鲜时,确保食物是煮熟的,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高温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结语

创伤弧菌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机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创伤弧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这些物质能破坏宿主的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此外,创伤弧菌还能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进一步加剧感染的严重性。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希望能提高大众对创伤弧菌的认识,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让我们在享受夏日海滩的同时,不忘做好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