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指鼻、咽、扁桃体和喉等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按该炎症命名。如:急性、急性和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数为病毒,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大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此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感冒容易在受凉、抵抗力低下时发病,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的飞沫传播的,尤其是患者打喷嚏时的飞沫以103m/S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周围的人很容易被传染上,而且病毒本身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广泛附着在墙上、衣物上和手上,当健康人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就乘虚侵入机体而致病。
2.上感有什么临床表现?
成人的感冒症状主要是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和乏力、食欲不振等。而婴幼儿感冒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孩子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发热,可突然高热,体温达38-40℃左右,持续1-3天或10余天不等,极少数患儿会因高热而抽搐(即高热惊厥)。还有一些患儿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即胃肠型感冒,常常被误为胃肠炎。较小的婴儿可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哭闹不安。
3.如何治疗上感?
一般的感冒较轻的人5-7天可不治自愈,即使是感冒比较严重的病人绝大多数通过药物治疗或在自身抵抗力的作用下一至两周也可痊愈。
1)注意休息。 2)多饮开水。 3)对症治疗。 4)控制感染。5)药物疗法。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中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如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必要时可加用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引起菌群失调而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抗菌药物来控制已经发生的细菌感染(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有感染征象时优先选用青霉素、头孢、罗红霉素等消炎药物),对症治疗包括高热时的物理降温(冷毛巾敷头前额、酒精檫浴等)及各种降温药物(泰诺、美林等)的使用、惊厥时镇静药物(安定、鲁米那等)的应用等。它们对于病原菌并无直接作用,但是对于缓解症状,防止高热、惊厥对患儿的影响,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意及时应用。
4.如何预防上感?
预防感冒的一般措施是:
第一:在气候寒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如果运动后出汗较多,应及时洗个热水澡,同时更换一些保暖衣服;
第二: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室内空气,每立方米空间为10毫升加水1-2倍,在炉火上煮沸熏蒸至全部汽化为止。每天一次,连续数日。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也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不要让孩子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一起玩耍。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感冒,应减少病人与孩子的接触。
第三: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对孩子来说,户外散步、踢球、摇木马、骑小自行车等都是锻炼的项目。
第四:适当加减衣服。气候变化时,孩子的衣服要勤穿勤脱,不要只加不减,特别是冬季降温时不要一下穿得过多,一般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够了。如果孩子活动时出汗,及时用毛巾擦干,入睡后汗多的小儿,前后胸垫上小毛巾防止汗湿内衣。减少出汗、及时擦汗是防止小儿受凉的重要措施。
第五:在秋冬季节换季的时候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的药物,这样可以改善他们的抵抗力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