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肺结核:认识、预防与治疗的全面指南
2024-07-31 16:55:14
作者:韦显耀
作者单位:靖西市人民医院

肺结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疾病,曾一度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虽然医学的发展已经使得肺结核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它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本文将为您提供肺结核的全面认识,包括其定义、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这种病菌主要侵犯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侵犯身体的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

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多样,早期症状较轻,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发烧、盗汗、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消瘦等不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丝,且治疗效果不佳,应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排除结核病的可能性。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排菌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2.气溶胶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小颗粒可以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造成健康人群吸入后感染。

3.饮用生牛奶传播:如果奶牛感染了结核杆菌,未经消毒的牛奶中可能含有结核杆菌,直接饮用可能引起感染。

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科学预防结核病的措施包括:1.接种卡介苗:为新生儿提供针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2.维护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3.增强免疫力:摄入均衡的营养,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戒烟限酒。4.发现症状及时治疗:如果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5.健康人群的防护:在高风险环境中主动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结核病家庭成员体检:家庭成员应主动进行体检,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

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全程通常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可能需要18~24个月。治疗原则包括:1.早期治疗: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开始治疗。2.适量用药: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3.联合用药: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以发挥协同作用。4.规律用药: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随意中断。5.全程治疗:完成整个治疗周期,以防止复发。

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消毒方法

对于家中有结核病患者的情况,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消毒方法:1.加热或煮沸:结核菌在100℃煮沸后立即死亡,可用于食具、痰液等的消毒。2.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方法,对患者居住的房间进行消毒。3.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对衣物、被褥、书籍等进行照射消毒。4.消毒剂: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10%的来苏水溶液或20%漂白粉溶液,对痰液等进行消毒。

结核病的预防导引

不同人群的结核病预防措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预防导引:1.儿童: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态。2.青少年和成年人: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保持规律的作息。3.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营养摄入。

结核病与感冒的区分

肺结核与感冒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1.症状持续时间:感冒症状通常持续一周左右,而肺结核的咳嗽、咳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2.发热特点:结核病患者可能表现出午后或劳动后的低热,而感冒的发热时间点不确定。3.其他症状:结核病患者可能有夜间出汗(盗汗)、全身疲倦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

普通人如何筛查结核病?

普通人筛查结核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主动就诊:医生会询问个人是否有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历史,以及是否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如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等。2.主动筛查:对于某些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学校和厂区有结核病出现时等,应开展结核病的主动筛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