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守护新生儿健康的第一道关卡——新生儿疾病筛查
2023-09-19 17:20:01
作者:覃慧
作者单位:河池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早期阶段,通过一系列检测和观察,早期发现和诊断潜在的疾病或疾病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或干预措施。这一过程对于守护新生儿健康非常重要,因为许多疾病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防止或减轻疾病的严重后果。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新生儿的疾病筛查都有哪些呢?

1. 听力筛查: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帮助下,针对婴儿听力功能的测试日益简单而无创。这些测试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对婴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不利影响。其中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是自动听觉反应测试(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简称AABR。它是通过在婴儿的耳朵中插入微小的耳机,发送声音刺激,然后通过电极记录婴儿大脑对声音的反应。这项测试无痛无创,可以在婴儿睡眠时进行,不会对其造成任何不适。通过AABR测试,医生可以评估婴儿的听觉神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对声音做出适当的反应。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存在听力问题,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其他测试以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在早期发现听力问题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使用助听器或进行听力康复训练,以帮助婴儿尽早建立良好的听觉感知和语言发展能力。

2. 代谢筛查:

新的技术和方法在早期检测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检测婴儿的新陈代谢功能,医生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其中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苯丙酮尿症。这种疾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导致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如果不及时治疗,苯丙酮酸的积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造成智力障碍和运动障碍。然而,通过早期检测,医生可以迅速发现苯丙酮尿症,并立即开始适当的治疗,如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以减少苯丙酮酸的积累。这样,婴儿就能避免潜在的神经系统损伤,健康地成长。

3.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心脏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它在出生时就存在于婴儿体内。幸运的是,通过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现在能够通过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和诊断这种疾病。心脏听诊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式,医生通过听取心脏的声音来判断心脏的功能和异常情况。这项简单而非侵入性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如心脏杂音或不规则的心跳声。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婴幼儿,因为他们的心脏声音通常比成年人更清晰可听。而超声心动图则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检查手段,它能够通过使用声波来生成心脏的详细图像。这项检查可以显示心脏的大小、形状以及血液流动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通过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准确地确定心脏的畸形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异常。除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现婴幼儿存在心脏问题,医生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脏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这些干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心脏病的严重程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婴幼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父母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些关于婴儿健康护理的问题,比如正确的喂养方法、日常保健等。通过积极参与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宝宝的健康情况,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除了医生和父母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筛查项目的宣传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相关的健康讲座和培训,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真实的筛查案例和成功治疗的故事,提高公众的意识和信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疾病,提供及时的治疗,还可以减轻病痛和降低医疗费用。通过不断完善筛查项目和提高筛查率,我们可以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健康的道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结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守护新生儿健康的第一道关卡。而父母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是关键。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或疾病风险,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对婴儿健康的不良影响。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到筛查过程中,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要注意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咨询,及时解决婴儿的健康问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