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你了解吗
2023-07-12 14:46:17
作者:何善华/贺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南院/ 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运动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本文将重点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益处。

一、运动康复治疗的原理

运动康复治疗通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适应能力为目标,从而减轻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适应性: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耐受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血管功能改善: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健康,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3.代谢调节: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减少体重,改善糖代谢,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4.心理影响:运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二、运动康复治疗的应用

1.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2.冠心病:冠心病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供血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此外,运动还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肥胖等。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运动康复治疗可以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泵血量,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生活质量。4.心律失常: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自主调节能力,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

个体化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评估结果、危险分层以及并存的疾病情况来制定的,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运动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频率(F)、运动强度(I)、运动时间(T)和运动方式(T)。1.运动频率指的是每周进行运动的次数。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的频率为3-5次/周。这样的频率可以保证足够的运动刺激,同时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2.运动强度是指运动的强度程度,可以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确定。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衡量,一般建议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间。抗阻训练的强度可以通过重量和重复次数来衡量,一般建议选择适当的重量,进行8-12次的重复动作。3.运动时间指的是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对于有氧运动,每次的持续时间应该在30-60分钟之间,可以根据个体的耐力和身体状况来确定。对于抗阻训练,每次的持续时间可以在20-30分钟之间,包括热身和恢复阶段。4.运动方式是指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有氧运动可以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根据个体的喜好和身体状况来选择。抗阻训练可以包括使用自身体重、弹力带、哑铃等进行力量训练,可以选择全身性的动作,如深蹲、俯卧撑、提踵等。

在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时,还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并存疾病情况,如外周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等。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注意事项。例如,对于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选择低冲击性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水中健身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对于骨骼肌肉疾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度的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三、运动康复治疗的益处

1.改善心血管功能:运动康复治疗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肌耐受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降低血压和血脂: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3.控制体重: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重,预防和控制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5.预防并发症:运动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运动康复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控制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