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防与护理攻略
2024-07-12 14:36:10
作者:潘菲
作者单位: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每年的11月第三周的周三,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慢阻肺日,希望能够提升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注,加强预防和护理。慢阻肺是一类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为不可逆性质,所以,尽早预防,并且在确诊后加强护理,能够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慢阻肺的预防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什么?怎么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主要是由于不可逆性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的一种进展性呼吸道疾病。COPD患者常晨间出现严重的咳痰,并伴有咳血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痰呈白色,或浆液性的泡沫痰,有时伴有血丝,晨起痰量比较多。在急性期痰液增多,伴有脓痰。气短、气促是 COPD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多发生在体力劳动之后。随着疾病的进展,一些患者甚至在平常的休息或睡觉时,仍可感到气喘、气促、气短。不过,由于个体差异,一些患者还是能够耐受的。有的患者在重症或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哮鸣、胸闷等症状。对于比较严重的慢阻肺患者,还会出现疲乏、消瘦、焦虑等症状,但不属于慢阻肺的典型症状。

慢阻肺的预防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尽早戒烟。香烟燃烧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会对患者的肺部产生严重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戒烟作为预防慢阻肺的第一要点。戒烟,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同时要注意远离二手烟环境;第二,改善工作环境。对于长期处于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工作环境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工作环境人群。所以,除了要做好完善的防护措施以外,还要改善工作环境;第三,定期体检。对于上述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如果发现出现慢阻肺征兆,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说明,尽早调离岗位。 慢阻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1帮助病人排痰

慢阻肺病人一般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原因是由于痰液粘附于支气管内壁,无法通过咳嗽排出。所以,在COPD病人的护理中,应以帮助病人排出痰液为第一位。首先,要经常用雾化器或蒸气来维持支气管的潮湿;其次,护理人员要经常协助病人翻身,用手轻敲病人背部,使肺振动把痰引向咽喉位置,使痰液顺畅地排出。长期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护理人员可将五指并拢手背弓起,由下向上、左右向中拍打病人的后背,督促病人咳嗽,把痰液排出来。

2.2居住环境的温、湿度保持

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房间的环境温度控制在18~20℃,空气湿度控制在50%左右。冬天是一个相对寒冷、干燥的季节,要给慢阻肺病人在起居室里安装空调、暖气扇和加湿器等设施,而且在使用期间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平稳,避免病人因着凉而病情恶化。另外,要加强室内的通风,一天应该进行两次以上的换气,冬天的室外气温比较低,可以将病人临时换到另一个房间,等通风20分钟以后,再把病人送回到室内,这样有利于空气的流动,给室内带来新鲜的空气。

2.3 气道刺激的预防

慢阻肺病人平时要避免接触到有刺激性的气体,否则会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情况。慢阻肺病人应该完全禁止吸烟,而且家属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定要让慢阻肺病人不要靠近,否则会对病人的呼吸道造成伤害,从而使疾病更加严重。

2.4 在睡眠中取适当的姿势

通常情况下,慢阻肺病人在睡觉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抬高头部,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同时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时尽量不要参与过多的体力活动,也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到疲惫,可以在室内或者室外空气清新时进行轻度的身体活动。

2.5使用呼吸机

COPD病人应在医师指示下每日使用最少4个小时的呼吸机。在家休息期间,保证每日氧气吸入15个小时以上。高流量氧气疗法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此外,病人还可以通过缩唇呼吸来改善呼吸功能,即在呼气的时候,嘴唇半闭,像是在吹哨子一样,以此来提高呼吸功能。

以上就是慢阻肺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