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用药安全:家长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2024-07-12 14:36:39
作者:黄侦卫
作者单位: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家长科普儿童用药安全的知识。

一、儿童药物代谢特点

1. 肝脏代谢能力弱:儿童的肝脏因发育尚未完善,其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普遍较低,这直接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缓慢的代谢过程不仅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还可能增加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可能性。

2. 肾脏排泄能力差:由于儿童肾脏的发育尚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其药物排泄的能力相对较弱。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过程缓慢,容易导致药物成分在血液和组织中的积累,这种积累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 血脑屏障不完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血脑屏障的成熟度不足,使得药物分子更容易穿越这一屏障进入大脑。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加药物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副作用。

二、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用药原则

1. 严格遵循医嘱: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家长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一丝不苟地遵循医嘱进行药物使用,不得有任何自行调整用药的行为。

2. 选择合适的药物:家长在为儿童挑选药物时,应优先考虑专为儿童设计的剂型和浓度,避免将成人药物直接用于儿童,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掌握用药剂量:儿童用药的剂量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体表面积等个体差异进行精确计算,家长切不可主观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家长应深入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给孩子使用可能引起拮抗或增强副作用的风险药物组合。

5. 观察药物反应:在用药期间,家长应持续、细致地监测孩子的病情进展和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生的进一步指导。

三、儿童常见用药误区

1. 盲目自行给孩子用药:家长往往出于急切之心,可能会自行给孩子购买和服用药物。然而,这种做法存在极大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药物,切不可擅作主张。

2. 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在用药过程中,家长可能会根据个人判断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治疗无效或产生副作用。家长应严格遵守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给孩子用药,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用药时间管理不当:不按照医嘱规定的用药时间给孩子服药,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家长应当制定一个合理的用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4. 中西药物不当混用:家长可能会认为中西结合疗效更好,而将中药和西药同时给孩子使用。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家长应避免盲目混用药物,除非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确保药物组合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四、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必须高度重视药物可能对胎儿和婴儿造成的潜在影响。在此期间,应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对母婴双方都安全的药物。

2. 新生儿和早产儿用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尤为脆弱,因此在给他们用药时必须格外小心。家长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3. 儿童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并非适用于所有病症,家长不应滥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合理、规范地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抗药性的产生。

4. 感冒药的成分通常较为复杂,家长在选择时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进行筛选,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以减少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风险。

五、总结

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务必高度重视。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用药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观察药物反应,是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家长们能更好地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