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但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遇到磕磕绊绊。尤其当孩子生病了,每个家长都会焦虑不安。烟雾病,一个听起来陌生又带有点浪漫色彩的疾病名称,其实发病异常凶险。烟雾病能治好吗?孩子还能正常学习生活吗?烟雾病都有什么表现呢?这些都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的讲解。
什么是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特点是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双侧狭窄或闭塞,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的形成,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时图像上形似“烟雾”而得名。目前日本、韩国和中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该病好发于0~10岁的儿童以及30~50岁的青壮年。
儿童烟雾病有哪些症状?
儿童烟雾病多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包括反复头痛头晕、失语、偏瘫、癫痫发作、智力下降、意识障碍及感觉障碍等。多数患儿是在过度换气(比如哭闹或演奏乐器时)出现首发症状,通常患儿出现卒中症状后才会就诊,但智力的损害往往已经更早的发生,所以及早发现并干预病程的发展很重要。
烟雾病是怎么引起来的?
目前烟雾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明确,可能包括遗传因素、血管发育异常、自身免疫及炎症反应等。如果家庭成员有烟雾病,那家属患病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30~40倍。
儿童烟雾病怎么诊断?
由于该病最初发病的症状缺少特异性,并且儿童主诉能力较弱,临床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警惕性较低,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临床中儿童烟雾病的首次检出多为颅脑核磁的常规扫描。烟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脑血管造影,对不能配合的儿童可以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替代。
儿童烟雾病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烟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有频繁癫痫发作的患儿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对于有中风危险因素高的患儿,可以预防性的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颅内外血管重建的方式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脑缺血部位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患儿的症状。手术方式分为三类:直接、间接和联合血运重建术。目前临床上选择最多的是直接血管重建术,根据脑缺血部位,最常见的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但有相应的要求,通常当颞浅动脉的直径>1mm时,可以进行手术并能长期保持血管的通唱。有部分患儿的颞浅动脉直径为0.7~0.8mm,因此并非所有儿童都可以进行直接搭桥手术。直接搭桥术可以很好的改善大脑的供血,但瞬间增加的血流量,对于长期处于脑缺血状态的患儿,也会出现过度灌注的风险。对于术后的患儿,要特别注意防止患儿哭闹及过度换气,必要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儿童可使用的镇静类药物减轻患儿的焦虑状态。同时要控制患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术后患儿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以及伤口疼痛的情况,必要时可口服止疼降温的药物,缓解患儿的不适感。
烟雾病患儿出院后,要养成充足饮水的好习惯,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可以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定期复查,但要避免屏气,也不适合学习吹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