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剖宫产手术时间不长,可以不导尿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手术操作指南中,下腹部和盆腔手术是必须要插导尿管的,这是因为膀胱紧邻子宫和直肠,在手术时如果膀胱充盈是容易造成误伤的。
导尿在剖宫产手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诸多好处。首先,在剖宫产手术中,孕妇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留置导尿管,这样可以将孕妇体内的尿液通过导尿管排出,避免了手术中尿液的污染,保持手术区域的洁净。其次,通过监测尿液来评估孕妇的肾脏功能和水分代谢情况,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孕妇身体的良好状态。
因此有人说尿不湿代替导尿吗?当然不行。因为留置导尿不仅仅为了引流出尿液,更重要的是医生在术中还需要根据尿量来判断肾脏功能,进而决定术中的补液量,这一点用尿不湿就做不到。
然而,许多孕妇在面对导尿时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为了减轻孕妇的恐惧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提前进行合理的信息沟通与说明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应该向孕妇解释导尿的必要性和操作过程,明确告知导尿的好处,以便孕妇能够理解其重要性,减少担心和害怕。其次,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适当的麻醉方式也可以减少孕妇的疼痛感。比如打完麻醉以后导尿,或者局部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以后再导尿,以减少孕妇在导尿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另外,选择高质量的导尿器具并熟练掌握导尿术也是解决孕妇害怕导尿问题的关键。医务人员应该选择适合孕妇体型和尿液排出需求的导尿器具,并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导尿操作,以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此外,为了进一步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医务人员还可以针对个体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其减轻焦虑和恐惧,增加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减少害怕导尿的情绪。
当然也有人提出在麻醉后导尿是不是会更好呢?这样就不害怕疼了。这个问题得辩证回答。首先来说一下麻醉前插尿管,因为女性尿道不同于男性,只有3—5cm,并且短而直,如果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再加上专业人员的轻柔操作,即算是在清醒状态下也不会有太多的痛感;但是如果遇到术前本来就极度紧张,或者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孕妇,则不建议麻醉前导尿。因为在清醒状态下导尿会使原本紧张的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因为血压过高等原因而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再来说说麻醉后导尿的利和弊:剖宫产手术一般都是选择蛛网膜下腔麻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腰麻”,麻醉后由于药物的作用,整个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神经被不同程度的阻滞,孕妇导尿全程不会感到刺激的存在,也就不会对血压心率造成影响;但对于双胎、体重较重、怀有巨大儿,或者整个孕期一直处于侧卧位的孕妇则不适合麻醉后导尿,因为这类孕妇麻醉后可能会出现仰卧位低血压,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娩出胎儿,如果麻醉后再来导尿则会延长发生不适的时长,增加母儿安全风险。如果遇到有特殊情况需要麻醉前导尿而孕妇尿道开口又小或者特别怕疼的人,可以提前局部涂抹利多卡因乳膏,待药物起效后再插管就不会有不适了。
导尿操作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管道护理,以确保孕妇的舒适和安全。首先,导尿后需要密切观察孕妇尿液的排出情况。尿管不能弯曲受压,保持通畅才能确保膀胱的正常排空,同时也有助于判断肾功能的情况。其次,尿管及集尿袋的位置不能高于膀胱位置,防止尿液逆流造成感染。长时间带管的患者需要定时更换集尿袋、清洁会阴周围区域皮肤,保持尿道口周围的干燥与清洁,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第三,护理人员在接触导尿管时应应保持手部洁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更换集尿袋时注意消毒。最后,在留置尿管期间还要注意预防导尿管脱出、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导尿管可以在剖宫产手术后24至48小时拔除。拔除导尿管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评估,并遵循医生的指示,及时拔除导尿管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的风险。拔管后第一次自解小便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便于判断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情况。
综上所述,怎样选择插导尿管的时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孕妇本人和医护人员通过沟通决定,术前导尿本来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母儿手术安全,所以只要放松心情,配合做几次“深呼吸”,所有的不适很快就会过去,相信无论是麻醉前还是麻醉后,只要有了孕妈妈的配合和信任,再加上医护人员专业的操作,定能让孕妈妈们不再害怕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