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危害
部分乳腺癌患者的乳房会有疼痛感,或出现皮肤损伤、破溃或感染等情况,手术治疗时需要切除乳房及周围组织。如果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或复发,可能会对其他脏器或组织造成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需进行淋巴清扫,可能会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清除淋巴组织后也会造成上肢液体回流出现问题,引起手肿和局部功能障碍。转移到脑部可能会导致患者偏瘫,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转移到肺引起咳嗽、咳痰,转移到骨头引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睡眠障碍。
什么是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就是药物与肿瘤细胞特定的位点特异性结合,从而精准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靶向治疗的方式
广义上讲,治疗方式包括:
(1)抗HER2治疗:抑制HER2过表达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主要靶向药物有三类:a.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b.小分子TKI类靶向药物: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图卡替尼、吡咯替尼等;c.抗体偶联药物(ADCs): 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德曲妥珠单抗(DS8201)等。
(2)抗EGFR治疗:部分患者存在HER1/EGFR过表达,主要靶向药物有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通过与EGFR相互作用,逐渐削弱EGFR的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延长患者存活期。
(3)抗HER3治疗:与HERl/2相同是靶向治疗得的靶点,抗HER3的单克隆抗体,如某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MM-121),可以抑制HER3与其配体的结合,同时也能有效抑制HER2/HER3二聚体的形成,还发现抗HER3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长期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
(4)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贝伐珠单抗能够特异性地与VEGF结合,如同一个盾牌,挡住了VEGF发挥作用的通路,从而很好地阻断了新生血管的生成,这一过程如同切断了肿瘤的补给线,使得肿瘤细胞因缺乏营养和氧气供应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5)CDK4/6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CDK4/6活性,打乱了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节奏,使其无法顺利进行增殖,从而达到靶向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6)纳米靶向治疗:将纳米微粒作为药物的载体,使其与肿瘤细胞结合,发挥其抑制和杀灭作用,进入体内后可保持较高活性,能够持续杀灭肿瘤细胞。
(7)MicroRNA治疗:microRNA可以调节机体基因,促进细胞活动,可以降低Bcl-2和SIRTl的水平,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生殖,并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8)针对其他靶点如PARP、PI3K、mTOR、TROP-2等的靶向治疗,对部分乳腺癌患者治疗疗效也不错。
靶向治疗的问题及展望
靶向治疗在抑制患者肿瘤细胞扩散方面有显著成效,但目前靶向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长期用药患者易出现耐药性;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部分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化疗药物,但目前仍不能精准靶向病变组织;不能完全阻止乳腺癌复发,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作用,但仍会有复发的机率。选择更加适宜的靶向治疗药物及给药方式、将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结合使用、促进多靶向联合治疗等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内容。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以及对人体基因的充分了解,相信以后会研制出更多高效的靶向药物,推动乳腺癌治疗进入更高水平,不断丰富乳腺癌治疗方式,早日攻克这一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小结
综上所述,靶向治疗丰富了乳腺癌的治疗内涵,HER2阳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疗一直是乳腺癌综合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抗HER2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迅速,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提升治疗效果、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乳腺癌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