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诊科的午夜‘胃’谈:胃溃疡的夜间求救信号
2024-07-23 14:40:29
作者:梅扬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引言

夜幕降临,在城市里的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家休息时,医院的急诊科室依旧灯火通明,医护人员们依旧显得十分忙碌。而胃溃疡患者经常是急诊科中最为常见的“客人”。胃溃疡,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到了夜晚有可能会显现出它严重的一面。本文将探究胃溃疡的夜间求救信号,以此来帮助公众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为急诊医生提出处理此类患者的有效建议。

胃溃疡的定义 胃溃疡,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餐后痛”为主要特征。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然而,在夜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胃溃疡的症状可能会变得更为明显和严重。

三、胃溃疡的夜间求救信号

1.疼痛加剧

在夜间,由于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加,加之患者处于平卧位,胃酸更容易积聚在胃内,从而刺激溃疡面,导致疼痛加剧。这种疼痛一般表现在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等方面,病人经常不能忍受此痛感。

2.黑便或呕血

在夜间,出现胃溃疡往往可能会伴有黑便或呕血的症状。由于溃疡面出血,血液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并且其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相互结合形成了硫化铁,因此才会让粪便显现为黑色。而由于溃疡面的出血量较大,血液经过食管反向流到口腔,从而引发呕血。出现这些症状表明病人的胃溃疡病情严重。

3.恶心、呕吐

胃溃疡也会使病人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加重,引发了胃壁肌肉痉挛,从而此类症状得到发展。该类症状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4.胃灼热

胃灼热是胃溃疡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夜间,由于胃酸分泌增多,胃灼热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病人经常会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样疼痛。这种疼痛在病人饮食后可稍作缓解,但随后会再次加重。胃灼热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睡眠质量,还可能会引发食管炎、食管癌等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5.心悸、出汗

胃溃疡病人在夜间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的症状。这是由于疼痛刺激引起了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进而引发了心悸、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慌等消极情绪,医护人员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来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

四、胃溃疡患者的处理办法

1.快速评估病情

对于夜间就诊的胃溃疡病人,急诊医生首先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生命体征等。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和辅助检查(如胃镜、血常规等),得出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紧急止痛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急诊医生应给予紧急止痛治疗。常用的止痛药有非甾体消炎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在给药过程中,医生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保个人用药上的安全有效。

3.控制出血

对于出现黑便或呕血的患者,急诊医生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血。止血常用药物有止血敏、垂体后叶素等。医生在止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出血情况,及时对治疗方案做出合理调整。

4.补液与支持治疗

对于因呕吐、出汗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急诊医生应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通过对人体需要的电解质、维生素和能量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改善病人的水电解质紊乱,缓解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抗击疾病的能力。

5.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

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医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为患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让其了解胃溃疡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个人对此疾病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帮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五、总结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多见的疾病,该疾病可能在夜间发出严重的求救信号。急诊医生需要对此多加关注,并准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身体情况,以此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提高公众对胃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地预防,能够有效降低胃溃疡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