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2024-07-23 15:27:24
作者:罗利金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营养摄入,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甚至危及生命。在脑卒中后的早期干预中,科学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吞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如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肌肉和神经的协调运作,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头颈部手术或放疗后遗症、食管疾病(如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肌肉疾病(如肌无力症)以及与衰老相关的肌肉和神经退行性变化等。有研究表明,大约50%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临床上吞咽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咀嚼困难、食物滞留在口腔或咽部、吞咽时疼痛、咳嗽或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后感觉食物卡在喉咙或胸部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减少进食量,进而引发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脱水。严重时,误吸食物或液体进入气道还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吞咽功能训练的有效方法

1.口腔肌肉训练:为了改善吞咽功能,口腔肌肉训练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1)舌部训练:将舌头尽量向上顶,触碰上颚,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有助于增强舌肌力量;将舌头从口腔一侧移动到另一侧,触碰上下齿龈,每次移动保持2秒,重复10次,可以增强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将舌头伸出嘴外,尽量向前伸展,保持5秒钟,然后收回,重复10次,有助于提高舌头的伸展能力。

(2)唇部训练:用吸管吹气球或吹纸片,尽量保持气流稳定;用力闭紧嘴唇,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能够增强唇部肌肉的紧张度。

(3)面颊肌肉训练:鼓起两腮,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可以增强面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用手指轻轻按摩面颊,从下颚到颧骨进行环形按摩,每次3分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放松面颊肌肉;做各种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吹口哨等,每种表情保持5秒钟,重复5次,提高面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咽部肌肉训练:在无食物情况下进行吞咽动作,感受喉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重复10次,增强咽部肌肉的力量;将手放在下巴下方,用力下压,同时用喉部肌肉对抗手的压力,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提高咽部肌肉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大声发出“啊”“喔”“咿”等不同的元音音节,每个音节保持5秒钟,重复10次,增强喉部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2.吞咽反射训练:吞咽功能的评估通常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或吞咽专家进行,通过视频透视吞咽造影或纤维内镜检查等方法,详细了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建议进食时保持适当的姿势,如坐直或稍微前倾,避免头部过度后仰,利用重力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咽部,减少误吸风险;还可以含一口冰水,稍停片刻后吞下,以增强咽部对刺激的敏感性。对于中度或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更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方法,例如,孟德尔松操作法是让患者在吞咽时用手指轻轻按住喉结,感觉到喉结上升后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反复练习可以增强咽喉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饮食调整训练: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开始时建议采用糊状或半流质食物,这类食物易吞咽且不易误入气道。随着吞咽能力的改善,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最终恢复到正常饮食。液体容易引起呛咳和误吸,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液体的浓稠度,可以通过添加增稠剂将液体调至稠流质,便于控制吞咽。温暖的食物和清淡的味道有助于刺激吞咽反射,但应避免极端温度和强烈味道,以免引起不适或刺激气道。在饮食调整训练中,患者应保持坐直或稍微前倾的姿势,以利用重力帮助食物顺利通过食道,进食环境应安静、舒适,避免分心,确保每次进食都能集中注意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训练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干预措施,系统化的康复计划、专业指导以及全面的支持将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快、更好地恢复吞咽功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