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揭秘肿瘤与内分泌的“神秘关联”
2024-07-23 15:29:15
作者:刘建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在我们的身体中,存在着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你可能意想不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肿瘤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分泌系统的机能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人体有三条重要的内分泌轴,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如同人体激素分泌的“司令部”,受控于大脑皮质,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则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接受下丘脑的指令后分泌“促激素”,调控相应的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正常情况下,人体激素的分泌受“负反馈”机制的调控,以维持激素分泌的平衡。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发生肿瘤时,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内分泌肿瘤既有肿瘤学特点,又具有“内分泌”特性。根据其肿瘤学特点,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以良性居多;根据有无内分泌功能,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种。功能性内分泌肿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患者会出现激素分泌过多、功能亢进的相应表现。而非功能性内分泌肿瘤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患者可能因肿瘤压迫、损伤周围正常细胞,而出现激素分泌减少、功能减退的症状。

肿瘤与内分泌的关系

一些常见的肿瘤与内分泌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乳腺癌,其发生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雌激素长期作用于乳腺细胞,可能使乳腺细胞发生癌变。对于前列腺癌,雄激素与之关系密切,雄激素可刺激前列腺肿瘤的生长,因此抑制雄激素或其作用对前列腺肿瘤的治疗非常关键。另外,卵巢癌也受到内分泌的影响,因为卵巢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功能失调可能引发各种卵巢疾病。

激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的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内基因水平表达异常。以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例,月经初潮年龄过早(≤11岁)以及绝经年龄过晚(≥55岁)会微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首次妊娠年龄过早、足月妊娠可降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肥胖会增加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这是由于脂肪细胞是主要的芳香化场所,可产生较多雌激素;年龄增长也会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乳房X线摄片密度增高的妇女患乳腺癌风险增加,而雌激素水平下降可降低乳腺密度;虽然口服避孕药所含激素成分及使用方式各异,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提示其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前列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青春期前睾丸被切除的男性不会患前列腺癌,提示完整的激素环境对其发生、发展极为重要;首次性行为年龄过早、有多个性伙伴或性传播疾病病史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轻度升高;输精管切除术会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年龄增长、高脂肪饮食、肥胖、吸烟(中年男性吸烟会使外周循环中的睾酮含量较高)等也与前列腺癌的患病有一定相关性。

在肿瘤治疗方面,内分泌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去除卵巢功能可减少与受体结合的雌激素数量,抑制肿瘤生长;雌激素拮抗药能与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雌激素诱导的细胞增殖,如他莫昔芬常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治疗对激素敏感的转移性乳腺癌,适用于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妇女。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所有内分泌治疗的目标是去除雄激素。去势治疗可减少能与受体结合的雄激素数量,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非类固醇类雄激素拮抗药物通过与雄激素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类固醇类雄激素拮抗药物如环丙黄体酮,既可以与雄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也具有孕激素的作用,能抑制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进而降低睾酮水平;直接抑制雄激素合成的药物,可抑制合成睾酮所需限速酶的活性,已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结束语

总之,肿瘤与内分泌的关系复杂而神秘。深入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肿瘤。对于存在内分泌相关肿瘤风险因素的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以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对肿瘤与内分泌关联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为肿瘤的防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突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