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降压药及其作用机制
利尿药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适用于老 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伴有心衰表现的患者。中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钾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单独使用适用于 轻度高血压,中、重度时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高效 利尿药仅短期用于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 的患者,如呋塞米,高效利尿药用药剂量宜小,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电解质及代谢紊乱,如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高肾素等。
钙拮抗药及其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 米。此类药物能舒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钙拮抗药降压效果确切,可逆转或延缓左室肥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长期应用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引起水钠潴留,尤其适用于老年人、低肾素活性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其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莱诺普利等。本品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及醛固酮分泌,使缓激肽的降解减少,从而降低血压。此类药物作用强,能逆转血管壁与心脏不良重构,保护受损器官,提高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
可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者;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无水钠潴留、无心率增快、无停药反跳现象,对肾素活性高的患者降压效果好,适用于伴有慢性心衰、肾衰、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但此类药物宜小剂量应用,常引起干咳。
β受体阻滞药及其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此类药物能减少心输出量,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神经活性,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β受体阻滞药降压作用平稳缓慢,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不引起体位性
低血压,长期应用不产生耐药性。本类降压药通常与 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效果较好,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对心肌梗死有预防作用。此类药物在降压时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痉挛,并掩盖低血糖症状,故慢支、哮喘、肺气肿、糖尿病及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α1受体阻滞药及其作用机制
常用药物特拉唑嗪、哌唑嗪。能选择性阻滞α1受 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并能降低 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静脉容量,增加肾素活性,不易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长期应用可降低血脂,并能 松弛尿道平滑肌,减轻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障碍,改善排尿困难症状,但本品首次给药易出现体位性低血 压,所以首剂量应减半。比如特拉唑嗪,患者每次可服用 1mg~5mg,每天服用 1 次即可,在使用 1 周~2 周后,可适当增加剂量,保持在5mg~8mg即可。哌唑嗪药物效果发挥速度缓慢,老年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此类药物对轻度或者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适用性。
结语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递增,在药物的研 究上也不断深入,新药层出不穷,高血压患者疾病状态 得以控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症状选择药物,避免损坏其他器官。具备糖尿病或者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分析是否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做好药物分型将有利于患者合理用药。